流量|抖音拼命做社交,要做另一个“微信”?

“飞聊”停飞 , 社交还得看抖音?
作者 | 黄小曼
出品 | 微果酱(ID:wjam123456)
6月28日 , 微信正式下线“微信圈子”入口 。 在“微信圈子”静待停运之际 , 抖音却在近日悄然内测了一个“同城圈子”功能 , 进击社交的决心一往无前 。
01
抖音都内测了哪些社交功能?
定位于同城兴趣圈的“同城圈子”入口并不深 , 仅位于同城界面内 。 点击进入 , 即可看到自己已加入的圈子和下方的圈子推荐 。
鉴于果酱妹截止发稿前都还未获得内测资格 , 没法给诸位展开详述 。 不过 , 抖音火山版也有“圈子”功能 。 据一位用户体验 , 抖音的“同城圈子”与抖音火山版的“圈子”类似 。
在“同城圈子”这一社交功能之外 , 抖音今年前前后后还内测了不少具备社交属性的功能 。
? 2021年3月 , 抖音内测“粉丝群聊”功能(现已正式上线) , 直接显示在账号主页界面内 , 群主可设置粉丝入群门槛 。
? 2021年3月 , 抖音内测“一起看视频”功能(现已正式上线) , 用户可邀请抖音内的好友一起观看视频 , 并支持实时语音对话 。 与此同时 , 还可以直接切换成“KTV模式” 。
? 2021年4月 , 抖音内测“主页访客”功能 , 用户可查看30天内陌生人和好友访问个人抖音的记录 , 并包含对作品的流量统计 。
? 2021年6月 , 抖音内测“K歌”功能 。 入口位于App内下方导航栏的“+”号中 , 在部分短视频的音乐链接处也会有“K歌”的入口 。
从群聊、一起看视频到主页访客等一系列剑指社交的功能 , 抖音在社交上的每一步都显得谨慎而又激进 。 攻占社交城池 , 抖音势在必行 , 尽管前路或许并不光明 。
02
抖音为什么要做社交?
早在2017年的“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 , 张一鸣就曾宣布从「智能推荐」走向「智能社交」 。 在社交布局上一直磕磕绊绊的字节跳动 , 从多闪到飞聊 , 当初每一次轰轰烈烈的社交冲击炮都已随着炮响之后 , 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
字节跳动的社交梦不灭 , 如今的抖音成了最佳选择 。 抖音要做社交 , 是扛起自家进攻社交大旗的需要 , 更是一种自保行动 。
首先 , 抖音需要寻找新的用户突破口 。 在“南抖音北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巨头不变的局面下 , 抖音的用户规模虽然一直处于领跑状态 , 但两者之间的重合用户数却是逐年增加 , 这意味着抖音与快手的用户争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
据QuestMobile《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显示 , 抖音去年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是低于快手的 。 再加上微信视频号、B站等平台不断侵蚀短视频领域 , 即将到来的用户增量天花板几乎可以让抖音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
所以 , 腹背受敌的抖音在求变的路上也将目标瞄准了社交 。 之前社交APP的失败案例 , 让抖音意识到自己暂时还无法在熟人社交的土壤上开花结果 。 既然难以一步做成熟人社交 , 那不妨将陌生人社交也提上日程 。 “同城圈子”“主页访客”功能的内测 , 是抖音试水陌生人社交迈出的一步 , 在评论区之外给了用户更多的互动场景 。
其次 , 抖音需要高粘性的用户 , 在现有的流量城池内固守用户 , 防止流失 。 互联网的本质是流量 , 而社交所产生的流量粘性最强 。 从一开始满屏的小哥哥小姐姐等泛娱乐的短视频内容 , 到如今逐渐完善、丰富的内容体系 , 抖音更烦恼的或许是如果无法给用户提供分享、互动的便捷渠道 , 无法满足用户分享、互动的需求 , 用户流失是早晚的事情 。
毕竟 , 多平台分发已经成了博主们心照不宣的做法 , 同样的视频内容在微信视频号、B站等平台上也能看到 , 用户没有理由死守抖音这一平台 。 抖音试图将内容与社交结合 , 上线群聊、粉丝群 , 让用户能直接在抖音内完成内容分享 。 虽然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 但有好过没有 。
最后 , 抖音的电商战场需要社交 。 随着电商流量争夺加剧 , 以阿里、拼多多、京东为首的头部电商平台加速渗透 , 抖音想要在电商领域瓜分更大的蛋糕 , 就得利用自身的算法推荐优势进攻 。
今年4月份 , 抖音提出了“兴趣电商”概念 。 据官方介绍 , “兴趣电商”旨在满足用户潜在购物兴趣 , 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 。 通俗来讲 , 就是利用算法推荐 , 将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商品直接摆在用户面前 , 告诉用户你应该买这个 。 而这个场景的实现 , 需要用户更多的关系链来协助完成 。
但是社交于抖音而言 , 前方的路同样布满荆棘 。 不同于微信 , 抖音本质上是一个以陌生人为主的短视频平台 。 在这样的环境内 , 大部分用户的社交意愿或许并不那么强烈 。 据果酱妹观察 , 抖音的“朋友推荐”就实力劝退 。
用户如果不自行设置关闭“推荐给可能认识的人” , 那么对方就有可能通过手机通讯录、可能认识等条件 , 看到你和你的内容 。 且在浏览视频时 , 还会有相应的提示 。 每刷到一个熟人提示 , 果酱妹都会不自觉产生抗拒心理 。 (有同感的朋友在评论区扣个1)
此外 , 抖音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是一个消遣娱乐的视频工具 。 虽然短视频平台以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两小时 , 成为抢占用户注意力的主力军 。 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 , 用户的注意力是在浏览短视频内容 , 而不在社交上 。 抖音想要将用户注意力从视频内容转移到社交上 , 怕是道阻且长 。
【流量|抖音拼命做社交,要做另一个“微信”?】抖音的社交蓝图 , 不知何时才能绘成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