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家找到一类全新的脑细胞,少了它可能会脸盲!

来源:学术经纬
在茫茫人海之中 , 我们总能一眼就认出自己的熟人 。 这种 “认脸”能力虽与生俱来 , 科学家们却始终未能找到大脑中与之相关的神经细胞 。 直到最近 , 《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才真正破解了这个谜团 。

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家找到一类全新的脑细胞,少了它可能会脸盲!
文章图片
图1/3

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前 , 科学家们就想知道大脑是怎么“认脸”的 。 上世纪60年代 , 科学家们的假设是说 , 不同的神经元编码了不同脸的信息 , 比如一个神经元能让我们认出自己的妈妈 , 另一个神经元能对应奶奶的脸 。 此类神经元也被戏称为“妈妈神经元”和“奶奶神经元” 。
但60年过去了 , 尽管科学家们找到了许多与处理面部信息有关的神经元 , 却从未找到哪些脑细胞还具有“认熟人”的功能 。 “依照过去的期望 , 这个问题早就应该被解决了 , ”本研究的负责人之一Winrich Freiwald教授说道 , “但与期望相去甚远 , 我们并不知道大脑如何处理熟人的脸 , 也不知道负责这一过程的大脑区域在哪里 。 ”

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家找到一类全新的脑细胞,少了它可能会脸盲!
文章图片
图2/3
本论文负责人之一Winrich Freiwald教授 | Winrich Freiwald教授实验室官网
五年前 , Freiwald教授与其它科学家联合发现位于大脑颞叶一端的“颞极”(temporal pole)区域可能与“认脸”能力有关 。 于是他们设计了一项实验 , 观察两只恒河猴在观察熟人的脸(现实生活中见过)和陌生人的脸时 , 颞极神经元会做出如何反应 。
有趣的是 , 这一区域的神经元看似非常具有选择性:在看到熟人的脸时 , 它们的活性要强得多 。 而且这些猴子几乎不用思考 , 一看到面部形象 , 马上就能做出反应 。 研究人员们指出 , 这说明猴子几乎能在瞬间区分熟人和生人的脸 。

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家找到一类全新的脑细胞,少了它可能会脸盲!
文章图片
图3/3
颞极区域(红黄色处)参与了对面部的识别 
而且 , 研究人员们还观察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便用屏幕给这些猴子多次播放陌生人的脸 , 它们对真实世界中见过的熟人依旧反应更强 。 论文相关的新闻稿指出 , 猴子的颞极神经元反应依旧要高出三倍!
“这可能表明看到真人的重要性 ,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Sofia M 。Landi博士说道 , “考虑到最近一切都转‘线上’的趋势 , 需要注意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脸所激起的神经反应 , 可能与面对面相见会不大一样 。 ”
为什么这些神经元能认出熟人的脸呢?研究人员们也做出了他们的解释:一方面 , 大脑这个区域的神经元就像感觉细胞一样 , 能快速对视觉刺激做出准确的反应;另一方面 , 这些细胞还具有“记忆细胞”的特性 , 只对曾见过的面容有所反应 。 “我们发现了感觉和记忆之间的联系 。 ” Freiwald教授点评道 。
【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家找到一类全新的脑细胞,少了它可能会脸盲!】研究人员们指出 , 这一发现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 未来 , 他们将进一步探索这些神经元如何编码熟脸的信息 。 此外 , 未来我们还有望了解在看到熟人时 , 大脑其它部分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 对于“脸盲症”患者 , 该发现还可能进一步带来疾病机理上的新洞见 , 让我们找到治疗脸盲的方法 。
“我刚进入神经科学领域时 , 要说别人的理论不靠谱 , 就会拿‘奶奶神经元’来开玩笑 , 意思是说这只是臆测 , 实际上不存在 , ” Freiwald教授补充道 , “如今 , 我们在大脑一个缺乏研究的隐藏角落找到了最接近‘奶奶神经元’的细胞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