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人在家中坐,车在路上开,无人驾驶靠谱吗?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提到“无人驾驶”这个词 , 好像总是和“科幻”“高科技”这样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 距离人们的生活好像很远的样子 。 但事实是 , 无人驾驶早已经出现在了我们身边 。
去年8月 , 郑州北三环东延线的郑东新区自动驾驶公交就已经正式开通了 。 该公交不仅实现了无人驾驶的新方式 , 也标志着国内首条自动驾驶商用智能公交线路开通运营 。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监管部门已经批准颁发自动驾驶汽车路试运营牌照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 旗下自动驾驶企业Waymo可能会在该州部署数百辆无人驾驶车 , 用来接送公司员工上下班 。
此外 , 宁波还出现了首台无人驾驶插秧机 , 它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 , 依托高精度定位和物联网技术 , 成为传统插秧机的智能升级版 。

新浪科技综合|人在家中坐,车在路上开,无人驾驶靠谱吗?
文章图片
图1/6
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晚稻 来源丨宁波日报
无人驾驶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 很多人对此充满期待 , 有些人对技术的成熟性持怀疑态度 。 无人驾驶利用了什么原理 , 到底靠谱吗?我们离无人驾驶的普及还有多远?
什么是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汽车 , 即自动驾驶智能汽车 , 其实就是个智能机器人 。 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不需要人类的干预或者需要人类极少的干预 , 就能够在路上正常行驶 。
无人驾驶的关键在于“眼睛”和“大脑” 。
无人驾驶的汽车的车载传感器就是“眼睛” , 能够感知周围环境 , 主要获取道路情况、其他车辆位置和障碍物等信息 。

新浪科技综合|人在家中坐,车在路上开,无人驾驶靠谱吗?
文章图片
图2/6
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路测 来源丨百度图片
智能决策系统就是“大脑” , 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输入到智能决策系统中 , 根据信息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决策 , 输出对车辆的控制结果 , 也就是车辆的速度、转向等控制信号 , 保证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正常行驶 。
无人驾驶的汽车将驾驶员的职责交给了计算机 , 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判断更加理性化 ,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无人驾驶的瓶颈
绝对的安全可靠是不存在的 , 但驾驶又需要尽可能的安全 , 所以 , 无人驾驶的瓶颈便由此而来 。
技术上的限制
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感知和决策 , 如何精确地感知 , 如何根据感知的结果做出最安全可靠的决策 , 是目前各项技术的重点 。
传感器的技术限制决定了它并不能百分之百感知周围的一切 , 例如常见的摄像头是根据可见光成像的 , 在天气条件不佳的情况下 , 会直接影响成像效果 。 雷达传感器通过发射波和反射波之间的时间差、相位差来进行目标物体的感知 , 不同类型的雷达在精度、稳定性、探测距离和成本上各有优劣 , 在面对复杂环境感知时单一类型的雷达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

新浪科技综合|人在家中坐,车在路上开,无人驾驶靠谱吗?
文章图片
图3/6
无人驾驶汽车传感器 来源丨百度图片
感知到了周围环境 , 如何根据环境特征做出决策才是重中之重 。 车载传感器需要识别周围复杂的环境 , 包括行人、车辆、道路标识等 , 任何一个细节都能影响决策结果 。
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根据感知结果并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 便成为了当前制约无人驾驶的技术瓶颈 , 也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点 。
社会认知的缺失
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一项新技术新产品 , 在逐步形成新市场的过程中 , 政府、市场以及消费者的认知程度至关重要 。
消费者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理解及接受程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 由于自动驾驶技术还不够完善 , 无人车还未进行大规模的部署应用 , 大多数对无人驾驶只是停留在听说 , 对其细节不甚了解 。 对于乘客来说 , 他们或许更关心的是安全 。 安全不能满足 , 任何其他的体验都等于零 。

新浪科技综合|人在家中坐,车在路上开,无人驾驶靠谱吗?
文章图片
图4/6
无人驾驶的图像识别 来源丨百度图片
对于无人驾驶 , 尤其是对安全性的不了解 , 使得人们对无人驾驶的认知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 无人驾驶走向市场面临难以被接受和信赖的问题 , 无法取得较好的发展 。
法律上的空白
关于无人驾驶 , 有许多伦理和法律方面的困境尚未解决 。 当路况发生意外的时候 , 无人驾驶汽车做出的判断 , 应该是优先保护车主还是行人?当无人驾驶出现车祸的时候 , 是车主负责还是造车厂负责?还是程序员负责?

新浪科技综合|人在家中坐,车在路上开,无人驾驶靠谱吗?
文章图片
图5/6

无论是在伦理上还是法律上 , 无人驾驶方面仍存在大量的空白 , 需要制度上的完善 , 推动无人驾驶在社会上成为更加合理的存在 。
无人驾驶未来的发展
虽然无人驾驶有许多瓶颈 , 但作为一项智能技术 , 它的智能、可靠给人类带来的体验是划时代的 。 对人们将来的生活 , 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
值得一提的是 , 无人驾驶的飞速发展 , 吸引了科研、制造业、农业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 。 同时 , 随着5G通信、北斗卫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 , 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快速获取和传输高精度、低延时的数据 , 精确的定位、更高精度的感知也势必对无人驾驶未来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新浪科技综合|人在家中坐,车在路上开,无人驾驶靠谱吗?
文章图片
图6/6

无人驾驶涉及到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 各方的努力使其必然在精度、安全性、可靠性上有极大的提高 。 随着道路测试的开展 , 部分城市已经开放了无人驾驶测试 。
在不久的将来 , 部分领域将开始投入使用人车结合模式的领航辅助驾驶 , 在适当的时候 , 将驾驶权交给驾驶员 , 也不失为一种过渡 。
【新浪科技综合|人在家中坐,车在路上开,无人驾驶靠谱吗?】人们在接触、使用过程中 , 逐渐熟悉、相信无人驾驶技术 , 最终会放心使用这项技术 。 相信无人驾驶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 也必将改变人类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