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家装行业如何才能二次腾飞


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家装行业如何才能二次腾飞
文章图片

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
过去十多年 , 家装业先是借助消费互联网及拥抱互联网的家装平台 , 在引流、撮合成交、信息透明化等方面 , 迎来了第一波大改造 , 积累了相当量级的消费大数据 。
如今 , 在产业互联网大趋势下 ,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 一些平台通过对消费大数据进行二次开发 , 以大数据为新生产力 , 助推家装产业改造进入产业互联新阶段 。
日前 , 土巴兔旗下的大数据研究院对外发布《2021上半年装修消费行为报告》 , 通过对用户需求心理、消费动机、消费意愿等方面的大数据挖掘 , 勾勒出上半年家装互联网用户消费行为变化 。 叠加此前发布的《2021装修消费趋势报告》一起 , 用大数据展示家装行业未来的趋势变化 , 为企业的转型、行业数字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 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
而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 家装行业正迎来二次进化 。
家装行业缘何 实现二次腾飞?
土巴兔创始人王国彬曾表示 , 过去10年 , 拥抱好“消费互联网”的企业 ,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未来10年 , 拥抱好“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企业 , 将再一次得到更彻底的发展 。
诚如斯言 , 若说疫情是家装互联网化再次加速的直接催化剂 , 那大数据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 则是家装产业二次进化的底层推动力 。 在此基础上 , 家装行业迎来二次腾飞的新窗口 。
第一 , 从行业端看 , 多年发展证明 , 互联网家装行业潜力巨大但渗透率有限 。 这意味着借助互联网推动家装行业发展路径可行 , 但力度有限 , 仍有较大拓展空间 。 疫情和产业互联为家装行业松土 , 带来了新机会 。
第二 , 从技术端看 , 家装行业新空间拓展依赖于新生产力 。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工具出现 , 带来了新机会 。
借助产业互联网与线下打通 , 带来了产业效率的提升 。 如智能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依托大数据建立的专业家装用户画像数据库 , 为洞察用户需求和反馈产品供开发赋能、SaaS基础系统让多方角色能够实现业务的在线化 , 数字化、可视可控化 。
第三 , 从用户端看 , 消费人群迭代、疫情倒逼 , 带来了新一波“网装潮” 。
土巴兔《2021装修消费趋势报告》显示 , 2021年使用互联网装修产品及服务用户同比增长106% , 其中80后、90后成为主力军 , 占比皆在38%左右 , 且00后开始异军突起 , 占比达到4.46% 。

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家装行业如何才能二次腾飞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土巴兔大数据研究院《2021装修消费趋势报告》)
第四、行业头部企业探索带来的影响 。 一个行业的发展 , 都离不开头部企业的开拓和引领 。
过去几年 , 行业头部企业土巴兔通过引领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融合 , 成为这波趋势的推动者 。
如C端方面 , 土巴兔通过持续造节 , 加速家装互联网渗透 。 今年以来 , 土巴兔就持续打造了3月装修焕新季、5月家装狂欢季与718全民家装节等 。 B端方面 , 通过成立大数据研究院 , 搭建SaaS系统等 , 与行业大数据共享、搭建数字化基础指导产业链装企精准识别与把握用户的需求变化 , 降低新老玩家的入局门槛和运营效率 , 为行业降本增效 。
综上 , 正是多方面因素协同 , 一起助推了家装行业二次腾飞 。 与此同时 , 随着各方势力发力 , 竞争也日趋激烈 , 这意味着各大平台在打法上 , 也需要一些新故事 。
二次腾飞后 ,家装互联网化出现哪些新变量?
2015年是消费互联网时代 , 如今则来到了产业互联网时代 。 这也让二次腾飞的家装互联网化赛道出现许多新变量 。
首先 , 行业第一生产力由“互联网连接”变成“大数据赋能” 。
消费互联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信息连接与平权” , 即让品牌信息、产品信息、交易信息等变得公开、透明 , 从而推动企业和行业自律和升级 , 其本质就是“用户口碑” 。 仔细看 , 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内容、销量、评价等体系皆跟“用户口碑”息息相关 。
而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提效” , 通过将生产作业过程数字化、在线化之后就能得到一个更加可量化的全产业链 , 而量化则意味更高效的反馈、调整与协同 。 其中大数据又是量化的基础 。
于是我们看到 , 成立之初就确立以数据驱动市场发展的土巴兔 , 在过去几年进一步加大了大数据研究的投入 。
2018年 , 土巴兔科研投入在营收占比中超过12% 。
2018年至今 , 其在科研投入上累计超亿元 , 其中大数据领域是科研重点 。
2020年 , 土巴兔正式成立“大数据研究院” , 从幕后走到前端 , 通过共享大数据为平台商家和行业赋能 , 产业互联网的属性凸显 。
其次 , 新一代“网装”人群的消费需求和行为也在发生变化 。
在《2021装修消费趋势报告》中 , 土巴兔指出新一代青年装修奉行“虽懒但精”原则 , 坚定奉行“工程未动 , 保障先行”的理念 。 “懒精人”成为家装用户的新标签 。
简单来看 , 既要一站式服务又要全方位保障 。 既希望装修更好 , 又不希望因装修降低生活质量 。 上述报告显示 , 从2020年到2021年 , 一站式装修用户需求同比增长160% 。 “先装修后支付”用户同比增长87%、第三方质检和陪同签约用户环比分别增长101%和41% 。 同时 , 愿意付费设计和使用装修分期的用户分别环比增长6%和16% 。

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家装行业如何才能二次腾飞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土巴兔大数据研究院《2021装修消费趋势报告》)
最后 , 当互联网家装成为通用选项 , 也意味着竞争进入平台精细化运营能力和产业打通力比拼的新时代 。
新一代装修用户作为网络原住民 , 早已习惯通过互联网表达诉求和做出决策 。 因此 , 平台能否借助大数据精准洞察用户需求、给产品供给侧提供准确反馈、对家装全产业链进行透明化展示和可控化管理将成为重点 。
可见 , 二次腾飞后的互联网家装赛道已经多了许多新变量 。 这对各大平台来说既是新挑战 , 也是新机会 , 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
互联网化“上升” ,服务化“下沉” ,新老玩家如何决胜家装新战场?
若将互联网家装发展重心进行拆分 , 第一波互联网家装重心是将家装互联网化“上升” , 即实现信息在线化、交易在线化 。 新一波浪潮的重心则是借助数字化 , 将服务“下沉” , 通过产业互联网与线下的打通 , 推动产业的效率的提升 。 两者的核心都是“用户口碑” 。 差异是前者在局部环节 , 如消费端的在线化和透明化 , 后者则是整个作业流程的数字化、透明化 。
一方面 , 从“懒精人”组队上保障可知 , 家装行业大大小小的痛点 , 最终可以归结于一点——即保障不够 。 如未按合同如期交付、使用材料货不对版、装修效果不如预期、资金提前交付失去话语权等 。 因此 , 平台保障将是新老玩家决胜家装新战场的重要着力点 。
不过 , 对用户权益的保障 , 难免会触及到部分装修公司的利益 , 要如何取舍 , 将成为平台关键 。 如当年率先在互联网家装推出“先装修后支付 " 资金托管服务 , 即装修保1.0的土巴兔 , 就面临着大量装修公司集体退出平台的风险 , 而土巴兔的选择是“用户至上” , 毕竟用户才是最终决定平台和商家发展的关键 , 失去用户将成为无源之水 。
如今土巴兔平台的装修保已升级到2.0 , 保障措施涵盖“先装修后支付、第三方质检、建工意外险、正品辅材、在线预算审核、陪同签约和新房验收”等7大方面 , 从“资金安全保障”到“工程质量保障”进行全面覆盖 。
目前土巴兔的战略选择已迎来收获期 。 据TalkingData最新研报显示 , 在2020年家装app下载量上 , 约36.4%的用户选择土巴兔 , 排名第一 。

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家装行业如何才能二次腾飞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TalkingDate《2020年移动互联网报告》)
另一方面 , 与保障体系侧重让平台已有用户体验升级不同 , 评价体系的建立 , 则为新用户家装决策和平台选择提供了支撑 。 TalkingData在研报中指出 , 互联网家装人群选择装修服务时 , 主要会根据线上App推荐或亲友推荐进行选择 , 相比价格 , 约60%家装用户更看中口碑 。
调研数据显示 , 用户在选择互联网平台进行装修服务时 , 土巴兔、齐家网等老品牌更具优势 , 两者在调查中被选择率分别以23.6%和13.8%的被选择率排名前两位 。 其中排名第一的土巴兔在家装知识获取、预算评估、效果图展示和用户案例介绍方面均具有优势 。

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家装行业如何才能二次腾飞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TalkingDate《2020年移动互联网报告》)
原因在于一套评价体系的建立 , 先要有海量用户评价做支撑 , 并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大数据进行细分 , 需要时间积累 , 而这是两大老品牌的优势所在 。
如土巴兔构建起的评价体系 , 已经从业主浏览装修方面攻略开始 , 对内容、口碑体系、资金安全保障等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 。 这让土巴兔在互联网家装App月活榜和品牌认知榜上名列前茅 。

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家装行业如何才能二次腾飞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TalkingDate《2020年移动互联网报告》)
此外 , 升级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 , 除了带来用户体验和认可度上升 , 降低用户决策成本等明面上的好处外 , 更重要的是通过保障体系 , 能对装修各环节的数据进行沉淀 。
如果说消费互联网实现了数据的沉淀 , 那么产业互联网则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 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两者的融合 。 继而联动产业商家 , 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 , 实现针对用户的差异化运营 , 从而在大数据时代竞争中抢得先机 。
2020年底 , 土巴兔推出为装企量身打造的“创业者引擎计划” , 除了在流量、技术与内容上为装企提供支持外 , 更会在供应链和口碑打造上发力 , 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引擎” , 带动产业合作伙伴整体受益 。
综上可见 , 未来家装互联网平台竞争的着力点 , 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家装服务业的本质——深耕服务 。 在保障先行的基础上 , 通过大数据挖掘——产品创新——打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 , 获得用户口碑 , 将为平台构建一个良性闭环 , 即用户越多、商家越多、数据越丰富 , 导致行业趋势判断的颗粒度越精确 , 装修服务体验越好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注重大数据研究、品质保障和口碑体系的土巴兔 , 其定位为产业互联网的战略 , 无疑是可行的 。
结语
总的来看 , 不管是线下为主的家装时代、还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家装、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家装 , 渠道和驱动力虽然在变 , 但家装的服务业本质始终未变 。
在未来 , 无论是深耕行业多年的土巴兔、齐家网等老品牌 , 还是阿里、京东、国美、苏宁、贝壳等新巨头 , 在互联网化不断上升、数字化不断渗透的产业互联时代 , 继续将服务下沉 , 是构建差异化的重点 , 也是实现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融合 , 获得下波发展的关键 。
【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家装行业如何才能二次腾飞】唯有抓住那群组队上保障的“懒精人” , 让用户保障和体验不断升级 , 方能让这个万亿市场在“线上”不断开花、结果 , 从而惠及用户、平台和行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