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文章图片
图1/11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贾琦
来源:财经琦观(ID:cjqiguan)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8月1日 , 港交所官网显示 , 网易云音乐已通过上市聆讯 。
网易系的又一大分拆业务登陆港股 , 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 。
第二名的坚守
“成长性” , 是网易云音乐官方给出的最大卖点 。
根据网易云音乐在港交所官网上载的聆讯后资料集显示 , 2021年Q1季度 , 网易云音乐的营收增速、MAU增速、付费用户增速均位居行业第一 。
具体数据来看 , Q1总营收15亿元 , 同比增长74.6%;
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2429万 , 同比增长91.5%;
Q1月活用户达到1.83亿 , 同比增长7.65%;
此外 , 还有一些水分较大的数据 。
比如在线音乐付费率 , 从去年全年的8.8%增长至Q1的13.3% , 也号称是行业第一 。
这背后更多起作用的其实是用户总数的不足 。
同时企业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 毛亏损率为3.6% , 但相比于去年同期的26.8% , 可以说收窄了许多 。
行业地位方面 , 人人皆知现在是腾讯的一家独大 , 阿里的虾米音乐倒下之后 , 如今只有网易云音乐一家在苦苦支撑 。
一超一强 , 格局稳定 。
以最近的Q1数据定量来看 , 营收方面 , 腾讯音乐是网易云音乐5.2倍(78.24亿元VS 17.9亿元) 。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文章图片
图2/11

利润方面 , 与网易云音乐的持续亏损相比较 , 最近三年 , 腾讯音乐的净利润分别为18.32亿元、39.77亿元和41.76亿元 。 今年一季度 , 腾讯音乐净利润为9.79亿元 。
月活数量方面 , Q1财报显示 , 腾讯音乐移动端在线音乐MAU(月活用户量)高达6.15亿 , 是网易云音乐的3.4倍 。
付费用户方面 , 腾讯音乐Q1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到6090万 , 相比于网易云付费用户的2429万 , 同样是有着2.5倍的差距 。
二者之间的差异 , 与腾讯一直以来的独家版权密不可分 。
早在2017年 , 腾讯便集齐了华纳、索尼、环球三大唱片公司以及英皇娱乐、华谊兄弟、杰威尔的独家音乐版权 。
即便2018年就被有关部门约谈 , 但此轮调查最终也只是以腾讯停止续签部分独家版权而告终 。
并且在周杰伦 , 陈奕迅 , 五月天等1%的头部版权方面 , 腾讯仍牢牢掌控着 , 进而借此“变灰”了网易云和虾米的大量歌单 , 获得了大量的竞争优势 。
真正的转机发生在7月24日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明确了对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的处罚 , 管控的重心落在解除网络音乐独家版权上 , 以此避免腾讯对相关市场可能具有的排除、限制竞争效果 。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文章图片
图3/11

在线音乐市场音乐独立版权争夺战从此画下休止符 , 这无疑对久居版权阴影之下的网易云音乐 , 是一巨大利好 。
腾讯没有跌倒
客观来讲 , 关于对腾讯音乐的处罚 , 不是太早 , 而是太迟 。
就处罚力度而言 , 同样也不是太重 , 而是太轻 。
早在2016年7月12日 , 腾讯音乐就已经获得了海洋音乐的单独控制权 , 并借此将酷狗 , 酷我囊括其中 , 以并购的方式迅速取得了市场垄断地位 , 此后更是进一步加快签订了大量的排他性音乐版权协议 。
根据萝卜投研的相关报告 , 腾讯音乐拥有中国最大的音乐内容库 , 拥有来自国内外唱片公司的4000多万首歌曲 , 占到中国市场80%以上的音乐版权 。
至此 , “独家版权”这一超级护城河 , 直接将战场拉到了“我有你没有”的零和博弈 。
在内容供给的绝对差异下 , 什么产品流程、用户体验、社区氛围、分发技术等元素 , 均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花边补充 。
整个行业就停在了这里 , 所有的比拼都聚集在了版权购买的财力PK上 。
背靠资本实力 , 腾讯音乐的一名内部员工表示:“大部分的歌曲其实并不是腾讯音乐有意垄断的 , 而是其他音乐平台买不起 。 ”
网易创始人丁磊也曾直言:“不仅是网易 , 还包括华为、小米、OPPO等需要购买音乐版权的公司 , 付出了超出合理价钱两到三倍以上的成本 。 ”
可以说 , 在腾讯音乐“垄断+独家”的攻伐下 , 整个行业形成了巨大的成本浪费 , 同时在客观上 , 对行业的进一步优化升级造成了巨大阻碍 。
从2016年7月到2021年7月 , 整整五年的拖延执法 , 对相关从业者以及消费群体 , 都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
同时 , 在执法力度上 , 腾讯音乐也得了个大便宜 。
首先 , 最让其感到担心的“拆分”显然没有到来 。
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实施集中的 , 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 。
在罚款力度上 , 对比今年4月份阿里的处境 , 腾讯音乐也没有被认定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商户达成排他合作” 。
相比于“处以上一年销售额1%到10%的罚款” , 腾讯音乐只是收到了一张50万元的罚单 。
退一万步 , 过去的我们就这么和稀泥让它过去 。
但面向未来 , 在这一“处罚”之后 , 腾讯音乐的优势地位依然没有发生任何本质影响 。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阐述:
不得与上游版权方达成或变相达成独家版权协议(版权范围包括所有音乐作品及录音制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或其他排他性协议 , 已经达成的 , 须在本决定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内解除 。 与独立音乐人(是指音乐作品或录音制品的原始权利人 , 并以个人名义与音乐平台进行版权授权 , 且从未与任何唱片公司或经纪公司签订协议的自然人)或新歌首发的独家合作除外 。
与独立音乐人的独家合作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 与新歌首发的独家合作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
也就是说 , 在音乐版权的增量市场上 , 腾讯依然可以展开排他合作 。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文章图片
图5/11

笔者判断 , 此次针对腾讯音乐的处罚及公告 , 很有可能就是在线音乐市场中 , 未来几年的最终指导版本 。
短期内不会再有新的动作 。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 每一个看好网易云音乐的投资者都需要认真考虑两个问题:
腾讯音乐 , 真的跌倒了吗?
网易云音乐 , 又有多大的利好空间呢?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文章图片
图6/11

优势不等于胜势
关于网易云音乐 , 流传最广的故事应该是播放界面中 , 那个模仿黑胶唱片的UI设计 。
据说 , 那是丁磊亲自定下来的转速 , 他让团队反复调试了20多遍 , “转快了容易晕 , 转慢了又可能让人昏昏欲睡” , 最终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
再近一些 , 则是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 。
最开始的时候 , 好评如潮 。
知乎上的相关问题都是“你在网易云音乐见过哪些温馨/感人/搞笑/惊艳的评论?”
这也是基本操作了 。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文章图片
图7/11

网易系的评论区历来是出人才的地方 , 这甚至可以追溯至十几年前的网易新闻 , 当时老网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在网易 , 看评论比看新闻的时间多多了 。 ”
后来 , “网抑云”的出圈以及另一批人对“无病呻吟”的声讨 , 则又是另一个逻辑了 。
此外 , 音乐性格颜色的测试出圈 , 历年的听歌盘点等事件营销 , 都常常能带来一波朋友圈的刷屏 , 以至于被微信封掉 。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文章图片
图8/11

不管你喜欢还是厌恶 , 网易云音乐的社区氛围 , 事件营销运营能力 , 产品能力等 , 都称得上令人印象深刻 。
要知道 , 与虾米 , 酷我 , 酷狗等同行相比 , 网易云音乐起步最晚 , 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中依然能完成冷启动并迅速崛起 , 这与上述提到的能力密不可分 。
印象中 , 早在2015年左右 , 当时网易云的产品负责人王诗沐(已于2020年高管离职潮中离开 , 且未拿到股票)还颇有一些业内拥趸 , 可见该产品的质量口碑 。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文章图片
图9/11

关于在线音乐市场的未来走向 , 各大分析稿件中 , 在未来起决定性作用的无外乎就这几个因素:
独立音乐人代表的新增版权;
非音乐核心业务 , 比如财报中以“社交娱乐板块”命名的直播打赏收益;
社区氛围和产品调性 。
比如替网易云吹捧的文章中 , 言必称“年轻化的音乐社区” , 奔着音乐圈的小B站就去了 。
关于以上三点 , 新增版权 , 上一章已经充分说明了腾讯依然有着绝对优势 , 考虑到腾讯视频、网综的协同效应 , 这种原创优势只会更高 。
非音乐核心业务 。 其本质还是流量导向 , 具体变现能力 , 我们权且默认二者半斤八两 。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文章图片
图10/11

社区氛围和产品调性 , 看上去网易云有更大的优势 。
但在整个互联网平台类企业大势东去之际 , B站都已腰斩 , 况亚赛道中的“小B站”乎?
前文提到 , 腾讯音乐移动端的月活用户是网易云音乐的3.4倍 , 数据是6.15亿 。
但相比于去年同期的6.57亿月活 , 腾讯音乐移动端的用户数量正在急速下坠 , 下滑比率为6.4% 。
同时 , 腾讯音乐Q1移动端社交娱乐用户 , 也由去年同期的2.61亿降低至本季度的2.24亿 , 下跌幅度高达14.2% 。
这与短视频的迅猛势头有着直接联系 。
在休闲娱乐(杀时间)这一大赛道上 , 音乐 , 游戏 , 电影 , 小说 , 漫画 , 短视频等 , 之间随时有可能出现“跨界打劫”的现象 , 即“抢夺用户时间”战场的具体体现 。
渠道还是平台?
不客气地讲 , 这是一条正在萎缩的赛道 。
“花花轿子人抬人” 。
媒体管你们叫“音乐平台” , 企业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个“平台” 。
但较起真来 , 歌儿不是你们写的 , 热度不是你们打的 , 甚至分发环节也是以用户的自行搜索为主 , 明明就只是一个听歌“渠道” , 又“平台”在哪些地方了呢?
就文娱行业而言 , 整个产业链可以简化为“内容创作”、“内容营销”、“内容分发”这三条线 。
过去五六年来 , 以饭圈为代表的整个行业 , 其本质就是“内容营销”的极端强大 , “内容分发”的负隅顽抗 , 和“内容创作”被极端倾轧 。
以吴亦凡的倒下为代表 , 以“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为主线的专项运动 , 标志着过往那种“唯数据论”(数据女工)的内容营销模式被连根拔起 。
旧的利益模式被打破后 , 新的格局亟待成立 。
对应到音乐行业中 , 这就是网易云音乐和腾讯音乐的重大历史机遇 。
眼下 , 所谓的在线音乐平台在整个内容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 , 与多年前的磁带、CD无异 , 只是载体 , 渠道 , 做得最大的腾讯音乐 , 赚的也只是版权二道贩子的钱 。
主动性极差 , 行业贡献度极低 , 对应的投资价值自然不高 。
但是 , 倘若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 , 真正为内容分发 , 内容创作 , 内容营销进行赋能 , 那么其商业价值自然将发生质的提升 。
比如 , 用区块链赋能版权追踪 , 进而砍掉“中间商”(经纪公司 , 唱片公司) , 对内容创作者极大赋能;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文章图片
图11/11

再比如 , 与短视频平台进行合作 , 与游戏 , 影视 , 商业场景等下游平台进行合作 , 在歌曲的热度营销和商业变现两个维度 , 形成良性循环;

|腾讯音乐没跌倒,网易云音乐吃不饱
文章图片
图12/11

再比如 , 通过对数字人民币“碎片化、细分化”的特性使用 , 对音乐付费的商业流程进行底层革新 , 以更精细化的付费模式 , 对整个货币流程实现流通性升级;
此外 , 对智能硬件多元化的提前布局 , 对面向多终端场景的内容匹配商的提前卡位等 , 都将是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新的创业机会 。
总而言之 , 对音乐行业而言 , 当网易云不在只是一个音乐播放器的时候 , 它便具有了极高的投资价值 。
反过来 , 若它依然持续在“年轻人的社区平台”这种概念里打转转 , 那么最终一定会被新的创业者所彻底颠覆 。
这个新角色 , 可能是腾讯音乐 , 可能是阿里重启的虾米 , 可能是字节跳动 , 可能是网易云音乐自己 。
当然 , 也可能是屏幕前 , 暂且尚不见经传的创业者们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