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张一鸣悄悄“啃”下两家公司,再不出手就晚了
文章图片
图1/2
图虫
在阿里、美团、京东面前 , 字节跳动在物流仓储上可以算作为0 。 但张一鸣的野心已经开始显露 。
作者丨巴里 编辑丨子钺
在刚刚过去的7月 , 字节跳动一口气投了两家机器人公司 。
7月23日 , 字节跳动关联公司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新入股了总部在深圳的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 。
据悉 , 未来机器人由日本东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团队于2016年联合创办 , 通过为工业车辆加装基于视觉技术的VisionNav模块 , 实现人工叉车、牵引车、港机等工业车辆的无人驾驶 , 帮助企业解决智能仓储难题 。
此前 , 未来机器人已经完成了由IDG资本、联想创投、钟鼎资本、飞图创投的B轮、B+轮融资 , 钟鼎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 。
就在这次投资的前一周 , 仓储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商Syrius炬星关联公司大扬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 , 新增股东同样是字节跳动关联公司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 。 2020年 , 这家公司已经获得来自红杉中国领投的A+轮投资 。
而这也并不是字节跳动第一次布局机器人领域 。
睿兽分析显示 , 2020年以来 , 字节跳动已在机器人相关赛道出手9次 , 共投了7家公司 , 仅今年前7个月就出手5次 。
文章图片
图2/2
字节跳动在机器人赛道投资汇总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凭借着近来密集的投资 , 在该赛道 , 字节跳动也已经排在了所有CVC(企业风险投资)中投资数量的第5名 , 位列科大讯飞、腾讯投资、百度风投、联想创投之后 。
那么 , 张一鸣究竟为何在机器人赛道大扫货 , 这个赛道到底有哪些魅力能够吸引阿里、腾讯、美团以及一线VC频频出手 , 创业公司又该如何来构建自身护城河?本文将给出答案 。
悄悄布局机器人赛道
意在补足电商短板?
从2020年开始 , 字节跳动开始悄悄布局机器人赛道 。
2020年 , 字节跳动分别参与了崧智智能、云鲸以及熵智科技的投资 。 今年以来 , 字节跳动在机器人领域不断加码 。 除了未来机器人和Syrius炬星 , 字节跳动还在2021年1月对盈合机器人进行了战略投资 , 今年4月和6月分别展开对迦智科技的B轮、B+轮投资 。
某行业人士对创业邦说 , 与其他巨头相比 , 字节跳动在机器人板块的布局更偏向仓储自动化方向 。 美团的投资更注重与其“本地生活”业务的结合性;腾讯的投资更偏2C领域;京东的投资最为注重与其业务的协同性 。
创业邦通过梳理也发现 , 字节跳动近期针对机器人赛道的投资中 , 无论是熵智科技、迦智科技、Syrius炬星还是未来机器人都离不开“物流仓储”这个关键字 。 而字节跳动选择投资这几家公司 , 也各有侧重点 。
比如 , 未来机器人和迦智科技偏向于AGV无人叉车 , 而Syrius炬星则更偏向于AMR(自主移动机器人) , 实际在厂区/仓库里可对应于不同的工作环节 。
熵智科技则专注于机器人3D视觉 , 典型应用场景是机器人的视觉分拣 。 其通过3D相机 , 获取待分拣物品的3D点云并进行分割和识别 , 确定待分拣物品的位置 , 再通过路径规划算法 , 计算出机械臂的运动路径 , 引导机器人完成物品抓取和分拣 , 过程中还将能够完成自主避障 。
那么 , 张一鸣为何会盯上物流仓储这个领域呢?
一直以来 , 物流仓储都是巨头布局电商的标配 。 在阿里、美团、京东面前 , 字节跳动在物流仓储上可以算作为0 。
但张一鸣的野心已经开始显露 。
2020年6月 , 字节跳动就完成了一轮针对电商业务的组织架构大调整 , 正式成立了以“电商”明确命名的一级业务部门 , 以统筹公司旗下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多个内容平台的电商业务运营 。
据晚点报道 , 抖音电商在去年的GMV(商品成交总额)超过5000亿元后 , 今年的目标剑指10000亿元 , 相当于拼多多2019年全年的交易总额 。 而在今年2月之前 , 字节跳动本地生活业务全年目标是 , 到店团购的交易总额在2021年底达到200亿元 。
紧接着 , 今年4月 , 抖音推出“兴趣电商” , 要在未来一年 , 推出三大扶持计划 , 帮助1000个商家实现年销破亿元 , 1万个优质达人年销破千万元 , 100款优质商品年销破亿元 。
7月 , 有报道称抖音将成立一个针对外卖业务的团队 , 名为“心动外卖” , 并于近期在抖音App内开展了测试 。
与此同时 , 字节跳动也在国外市场发力电商业务 。
去年12月 , TikTok与沃尔玛进行了首次直播带货合作 。 另据报道 , TikTok今年在积极尝试打入欧洲及东南亚市场 , TikTok直播电商3月份在印尼完成了第一次测试 , TikTok电商功能则已于4月在英国开通 。
同时 , 就有媒体报道称 , 抖音电商正在布局仓储环节 , 目前抖音电商已经在广东、云南、浙江、河南等全国多个地区拿地建仓 , 对珠宝玉石、酒类、保健品类等需要鉴定的产品进行集中采购发货 。 抖音电商也在布局跨境仓储 , 目前主要针对来自东南亚和英国地区的货物进行集中采发 。
虽然抖音电商总裁康泽宇连忙辟谣称 , 目前没有自建仓储、物流的打算 。 但种种迹象表明 , 很难不把字节跳动近来的投资布局与其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业务联系起来 。
机器人赛道正当红
物流成最佳试炼场
让字节跳动频频扫货的机器人赛道 , 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据不完全统计 , 2021上半年机器人企业投资已经达到119起 , 累计金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 其中单笔融资金额过亿的足足有56起以上 。
一连串的数据难免不让人惊讶 。
据悉 , 2020年机器人融资数为115起 , 其中单笔金额过亿的融资数仅有十几起 。 现如今仅2021年上半年的融资就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总和 , 按照当前发展趋势 , 预计今年融资数量会突破至200起 。
在这条赛道 , 不仅聚集了阿里、腾讯、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 , 红杉中国、IDG资本、高瓴创投、五源资本、高榕资本、源码资本、启明创投、光速中国、中金资本等各路投资大佬也蜂拥而入 , 字节跳动自然不会缺席 。
从大的机器人方向看 , 自2020年疫情后 , 机器人市场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 , 无论是下游业务端 , 还是资本市场 , 热度都非常高 , 对于这一现象 , 云岫资本董事总经理符志龙认为主要来自于需求与供给的双向驱动 。
首先 , 从需求角度看 , 一方面过往几年人力成本在快速攀升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自2018年至2020年 , 汽车、电子、服装、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人均工资年涨幅均超过了21% , 人口红利消逝的速度远超出工厂主的预期 。
另一方面 , 快速员、外卖员、快车司机等新兴岗位的繁荣 , 促使劳动力人群不再愿意在苦、累、闷的工厂中进行枯燥的劳动 , 从业意愿大幅降低 , 这直接导致制造、仓储工厂所面临的问题由“人贵”上升到了“招不到人”的层面 。
截止2020年底 , 中国快递、外卖业从业人群数量已超1000万人 , 而这一人群在过往是典型的密集劳动型工作参与者 , 假设按每人每年10万的人均成本粗略测算 , 对应的自动化需求也达到了10000亿/年的体量 。
而机器人作为当前最主流的自动化手段之一 , 自然而然受到了下游需求的直接拖动 , 加速发展 。
符志龙预计 , 这两年在资本市场所催生的“机器热”只是行业缩影 , 新一轮的自动化浪潮粗略预计将持续十年以上 。
其次 , 从供给角度看 , 机器人性能在持续攀升的同时 , 其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
近年来 , AI、视觉、力控、导航定位等关键性机器人配套技术的快速突破 , 大幅度拓展了机器人的能力边界 , 使其在柔性生产、复杂作业场景、恶劣环境中的可应用性大幅提升 。
而在成本端 , 仅以机械臂中的核心部件减速器为例 , 从绿的谐波的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到 , 其减速器的平均售价从2018年的1923元 , 降低到了2020年的1632元 , 降幅达15% 。
在过去一两年 , 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王光熙也观察到整个行业正处于批量化的拐点 , 其综合价值达到了投入和产出的平衡点 。
“只有越过了综合性价比的门槛 , 才能让客户非常积极主动地去推广、采购、批量列装 , 才有可能在细分行业中批量化推开 。 ”
因此 , 在客户端最直接的感知就是 , 机器人变得越来越好用 , 也越来越便宜了 。
“而物流在中国已经成为继房地产、汽车之后的第三大市场 , 也是机器人最佳的试炼场 。 ”未来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EO李陆洋曾在创业邦活动上说 。
在仓库、工厂中 , 主要搬运工具就是叉车 , 模式是用叉车搬运托盘再对接货架 , 来完成整个仓库内部的运输 , 这被称之为节点物流 。 初步统计 , 在中国2019年节点内部的物流费用已经达到1.9万亿 , 这其中就包括租仓、搬运等等环节 。
以未来机器人为例 , 其从事的工作就是将这些节点物流里面的人工作业用机器取代 , 取代的那部分就叫做工业车辆的无人化 。
符志龙对创业邦说 , 仓储领域的自动化从2019年就开始在加速 , 当前还只是刚起步阶段 , 无论是AGV/AMR所对应的搬运环节 , 还是视觉+手臂对应的拣选、分拣环节 , 未来的想象空间都非常巨大 。
那么 , 这个市场有多大呢?
据统计 , 2019年 , 中国工业车辆的增量市场在自产自用物流领域是42.5万台 , 存量市场超过300万台 , 从事工业车辆驾驶工作人员达到500万人 。 然而 , 这个市场的无人化渗透率还是非常低的 , 2019年全年 , 全国无人车辆总共的增量仅为2700台 。
“如果不是疫情的影响 , 我们不会受到资本市场太多的关注 , 疫情给了这个市场正向的推动作用 。 ”李陆洋谈到 。
王光熙也谈到 , 对自动化的拥抱程度、自动化的渗透率和商业落地等正在逐渐从量变到达了质变 , 比如电商背后的生产线 , 仓储、物流、分拣等细分环节 。
这个赛道正变得越来越贵
创业公司如何构建护城河
近年来 , 云岫资本董事总经理符志龙也一路见证和陪伴了梅卡曼德、擎朗智能和艾利特等机器人公司的高速发展 。
实际上 , 不少投资人在这一领域的认知也在随着市场阶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
符志龙对创业邦说 , 2018年 , 机器人赛道的项目大多偏早期 , 团队和产品是投资人最为看重的因素 。 到了2020年 , 我们开始更加重视各个公司的实际商业落地 , 标杆的客户的认可成为证明公司能力最直接的因素 。
到今年 , 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 , 差异化、公司长期战略的布局成为了当下投资人最看重的因素 , 尤其是其从当下普遍的10亿级估值 , 成长到数十亿甚至百亿级的潜力 , 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未来 。
目前 , 尽管机器人赛道在资本市场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 但机遇之外更有挑战 。
“一方面 , 这个赛道未来的成长性和价值虽然被市场所看到 , 有更多资金能够进入 , 能够加速其商业化落地 , 但另一方面 , 确实不少项目在现阶段呈现出更多泡沫和非理性的估值 。 ”
王光熙认为行业发展还是要适度 , 过多消费未来的想象力和成长空间 , 对于很多创业公司不一定是好事 。
机器人与大多数国产替代领域不同的是 , 这是一个新的市场 , 还有很多尚未被充分商业化验证的新应用场景 。
因此 , 一个机器人的创业团队 , 不仅仅从产品层面做到极致的性价、销售量提升 , 更重要的是要在商业上有拓荒的能力 , 能够逐渐影响行业和客户 , 梳理发掘新需求和自动化升级的潜在可能 , 做行业中先驱性的改变 。
“阿里、美团、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布局机器人领域也是一件好事 。 ”
王光熙表示 , 这些巨头自身的业务能够为机器人创业公司带来中长期的业务协同和商业化大规模落地的目标场景 , 提供更多资源支持 , 比如美团外卖、阿里电商物流等 。 同时 , 这些互联网巨头在数据、算法层面也有优势 , 能够与很多硬件团队形成互补 。
针对于目前物流机器人的创业公司 , 符志龙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 。 他认为 , 企业应从硬件成本、场景深耕、软件拓展三个角度构建自身的护城河:
硬件成本:当前的物流机器人普遍价格还是偏高 , 谁能够率先通过规模效应、供应链整合 , 快速降低成本 , 无疑就能在竞标的过程中得到客户更快速、更直接的青睐;
场景深耕:在硬件方案逐渐趋同的今天 ,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不同客户需求所积累的know-how显得愈发重要 , 因为这能够帮助创业公司在PoC的环节中更快地落地;
软件拓展:目前与物流机器人结合最多的就是客户现场的MES与WMS系统 , 如果物流机器人能在自身硬件的基础上 , 进一步开拓软件级的能力 , 与客户的MES、WMS系统打通 , 形成数据闭环 , 无疑就能帮助客户解决更多的问题 。
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 , 目前看到的这些机器人项目的估值都有快速上扬的趋势 。 项目估值高不是核心问题 , 团队的能力、团队的定位 , 包括后续商业落地和技术产品的进展 , 要能够驾驭这个估值 。
【创业邦|张一鸣悄悄“啃”下两家公司,再不出手就晚了】“如果驾驭不住 , 可能就会成为创业团队未来很大的风险和挑战 。 ”王光熙说 。
推荐阅读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the|美监督机构:从煤电厂捕获二氧化碳的计划浪费了联邦资金
- 国际|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机器人|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葡萄|中恒五金携手葡萄城:10年软件开发经验,凭借活字格低代码平台再创业
- mini|集邦咨询:预计 2022 年 mini LED 显示器出货量 6.5 万台
- 技术|尖端科技“赛马场” 创业新丁“第一站”
- the|工人在美邦联将军雕像底座中发现了一个有130年历史的时间胶囊
- 罗振宇|张庭夫妇公司涉嫌传销被查处;小米正式宣布对标苹果丨邦早报
- 全球|“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落幕,冠军获百万奖金及服务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