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津:补链强链专项行动 助力制造强市建设

位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一期投资24.95亿元、整体设计产能为每年8.4万结构吨的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 9月份就要投产了 。 项目投产后 , 将进行平台组块等海工产品智能制造 , 利用自动化装备和信息化管理软件推进我市海工装备转型升级 。
该项目业主方中海油旗下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金海洋8月4日出席了由市工信局与市应急局共同举办的“5G+安全生产”推动会 , 他告诉采访人员:“来到推动会现场 , 听了华为公司、中国移动、联通等相关人员的5G应用介绍 , 开阔了思路 , 对我们即将投产的制造基地如何利用5G技术 , 在安全生产中引进人脸识别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等 , 有了非常具体的指引价值 , 感谢市里相关部门搭建的这个交流沟通平台 。 ”
“接链”专项行动解决企业痛点
4月28日 , 来自华为公司、中国移动、联通等公司的5G应用推广专家们也出席了当天我市举办的“5G+工业互联网”企业供需对接会 。 再往前推 , 自去年5月以来 , 我市各部门统筹推进锻长板、补短板 ,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接链、保需、护企”工作部署要求 , 制定了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接链”专项行动计划 , 仅5G应用产业供需对接会 , 一年多来就组织了10多场 。
“为全力推动5G发展 ,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 , 服务电信企业 , 累计为企业解决疑难站址、5G基站改造施工等问题超1万个 , 免费开放各类公共设施超2000处 。 通过各项举措 , 共为电信企业降低场租、电费年化成本超2亿元 。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 截至今年6月底 , 我市已建成5G基站超2.9万个 , 2020年宽带用户下载速率达到45.90Mbit/s , 在全国排名第2位 。
【天津|天津:补链强链专项行动 助力制造强市建设】来自市工信局的统计 , 今年上半年 , 我市市级层面举办汽车零部件配套等各类“接链”专项行动10场 , 区级层面组织对接活动120场 。 去年一年 , 共实施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21场“接链”专项行动 , 推动签约147项 , 落实授信资金138亿元 , 促成上下游衔接成果123个 , 各区举办对接活动445场 , 对接企业12000余家 , 有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的断点堵点痛点 。
2015年由中科院电工所一个技术研发项目团队落户天津成立的天津中科华盈科技有限公司 , 就是在去年这样的一次氢能源产业链撮合对接会上结识了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前者致力于氢燃料电池电压转换器械研发攻关 , 后者专注研发生产氢能源汽车发动机 , 两者在这个平台上相遇 , 一拍即合 , 联手合作 。 在今年7月 , 两家企业已经联手为杭州叉车集团交付了100台氢能源叉车 , 实现销售收入3670万元 , 中科华盈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 。 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启东告诉采访人员 , 在各方努力下 , 本身拥有丰富氢气资源的天津 , 氢能源产业链条的上下游正在逐步完备 , 电堆核心部件膜电极、空压机以及后期的运氢、加氢、热电联供系统等都已落地天津 。 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 , 天津新能源汽车增加值同比增长1.6倍 。
锻长板补短板实施“链长制”
市工信局副局长任洪源告诉采访人员 , “接链”专项行动只是天津全力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 稳定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所做工作的一个方面 , 为了着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 , 天津为每个产业链都建立了“两图两库” , 即产业图谱、招商图谱与重点项目库、重点招商库 , 并实施“链长制” , 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模式 , 由市区两级分工协同推进 。
“在这种模式下 , 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 , 牵头服务产业链龙头企业 , 进行重点项目招商 , 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市级牵头部门和产业链重点区(功能区)分管负责人则担任副链长 , 牵头落实‘七个一’工作推进机制 , 即组建一个产业链专家服务团 , 培育一批产业链支撑机构 , 发展一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 , 打造一批产业链园区载体 , 实施一批产业链重点项目 , 梳理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 , 形成一套产业链专属政策组合包 , 精准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任洪源说 。
目前 , 我市印发《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 明确要做强7条“强链”、壮大2条“新链”、延长3条“短链” , 也就是要巩固提升信创、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汽车等优势产业链 , 发展壮大车联网、高端金属材料等新兴产业链 , 拉伸延长集成电路、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传统产业链 。 我市围绕重点打造的这12条产业链 , 将统筹用好新动能引育政策和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政策 , 并已为这些产业链条安排首批成熟项目 , 这些项目总投资达到3481亿元 , 将为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这些政策将主要用于鼓励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新材料首批次等新产品应用 , 拓展新技术新业态应用场景 , 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鼓励产业链优质企业参与标准制定 , 以标准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还包括利用政策提高人才吸附力 , 不断引进制造业高层次人才 。 ”市工信局研究室主任杨冬梅介绍说 。
天津的目标是到2025年 , “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全面形成 , 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5000亿级产业集群 , 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成为3000亿级产业集群 , 新材料、现代冶金、轻工纺织成为2000亿级产业集群 , 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成为1000亿级产业集群 。
来源:天津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