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新冠病毒怎样才能和人类长期共存?百年前这场瘟疫可供参考


新浪科技综合|新冠病毒怎样才能和人类长期共存?百年前这场瘟疫可供参考
文章图片
图1/5

人类与病毒共存到底可不可行?
编者按:日前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发表了中国原卫生部长高强的文章:《“与病毒共存”可行吗?》 , 此文中 , 高强认为“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 。
“英、美等国的‘与病毒共存’ , 已经给全球的抗疫形势带来了严重后果 , 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 。 只要疫情仍在国际上广泛流行 , 我国严防境外病毒输入的方针就不能变 , 坚决切断病毒传染链的策略就不能变 , 早发现、早控制的目标就不能变 。 ”
高强部长的观点在知乎上已经有300多人参与了讨论 , ”医学界”选取了一位匿名用户的讨论文章全文转载 , 转载已获得原作者同意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高部长认为‘人类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 。 对于这个‘共存可能与否’的问题来说 , 我不是预言家 , 无法预知未来是否真的是这样 。 但我们完全可以回头看看人类的历史 , 找找人类历史上是否曾存在过一个‘新的冠状病毒’与人类共存的案例 , 而巧合的是这样的例子可能还真有一个 。
我们都知道 , 此次新冠疫情的罪魁祸首是‘新型冠状病毒’ 。 既然是“新”的那也一定也是有“旧”的 , 而所谓的‘旧型冠状病毒’除去03年的SARS其实指的是在此次疫情前就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四种会引起感冒的人类冠状病毒:229E、OC43、NL63和HKU1 。
有趣的是在03年SARS疫情之后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中 , 科学家们发现感冒冠状病毒HCoV-OC43很可能就是造成的1889-1890年流感大流行的罪魁祸首 。 这场一百多年前疫情也被称为俄罗斯流感(Russian Flu) , 据估计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很可能造成当时全世界超过1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而病死率(CFR)估计在3%~8%不等 。 <1><2>我们要知道 , 当时全世界只有15亿左右的人口 , 而且平均年龄要比现在年轻许多 。 当时百万以上的感染死亡很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千万左右 , 可以说是能与新冠匹敌的相当烈性的病毒了 。

新浪科技综合|新冠病毒怎样才能和人类长期共存?百年前这场瘟疫可供参考
文章图片
图2/5

1889-1890疫情地图
特别是在上月 ,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上所发表的一篇综述详细列举了HCoV-OC43为1889-1890年疫情病原的临床证据 。 <3>该研究所列举的证据包括20世纪早期不同年龄患者的血清抗体、通过基因突变率计算出的进入人类的分子时钟时间以及当时疫情中医生所记录的临床报告和症状描述 。 特别是当时医生所描写的临床症状与此次的新冠非常相近而与其它可能的H2/H3流感病毒症状相差较大 , 比如当时的患者在感染后往往出现了多器官症状(呼吸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味嗅觉丧失在内的神经系统症状)、康复缓慢且常有长期后遗症(Long-covid)、多器官血栓、高龄患者死亡率奇高而婴儿儿童则几乎没有出现有症状的感染(流感则是老年人和儿童的死亡率都很高) 。

新浪科技综合|新冠病毒怎样才能和人类长期共存?百年前这场瘟疫可供参考
文章图片
图3/5

西班牙大流感及1911-1917中流感不同年龄段死亡率

新浪科技综合|新冠病毒怎样才能和人类长期共存?百年前这场瘟疫可供参考
文章图片
图4/5

新冠病毒不同年龄组住院/重症/死亡率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如果HCoV-OC43真是造成1889-1890年上百万人死亡疫情背后的烈性病毒的话 , 那它又是如何在当下成为了一种温和且依靠喝热水就能自愈的普通感冒病毒了呢?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HCoV-OC43传染能力非常强 , 我们大多数人在很小的时候基本都会经历过至少一次以上的感染 。 因OC43病毒对儿童来说症状非常轻 , 基本就只是一个普通感冒 , 几乎所有人在儿时经历过这样的感冒之后我们就获得了对OC43病毒的免疫记忆 。 此外由于我们每次发生OC43冠状病毒造成的感冒之后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 , 在人群整体抗体水平降到比较低的时候病毒就又会造成一波波的人群周期性传播 。 这一点也在一篇Nature Medicine的研究所发现的人群对各种感冒冠状病毒的抗体存在两年左右的周期变化中得到验证 。 <4>

新浪科技综合|新冠病毒怎样才能和人类长期共存?百年前这场瘟疫可供参考
文章图片
图5/5

人群中感冒冠状病毒抗体水平随时间的变化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经历相当多次的HCoV-OC43冠状病毒感染 , 每次感染都会让我们的身体加强对其的免疫记忆并让身体对它的抗体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 这样哪怕随着年龄增长病毒感染死亡率也跟着升高 , 但由于年轻时长期反复感染所造成的免疫记忆强化 , 即使在危险的高龄阶段 , 在没有疫苗没有药物的大多数情况下它的感染对我们身体来说也只会是一种普通感冒罢了 。
当然HCoV-OC43冠状病毒和此次的新冠病毒虽同为RNA冠状病毒但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别 , 如HCoV-OC43病毒进入人类细胞的受体是Neu5Ac , 而SARS-CoV-2则是ACE2受体 。 除此之外要想最终成为如目前HCoV-OC43这样的与我们共存的感冒endemic而非烈性致命的pandemic也需要不少的条件:
■传染力必须足够强 。 只有传染力强 , 才能让大多数人能在年龄很小症状轻微的时候就能有过感染经历并产生免疫记忆 。 很明显像武汉时这样R0为2~2.5左右的原始毒株很可能就无法达成 , 但Delta株这样R0可能高达6以上的变异株则有比较大的可能能够满足此条件 。
■ 疫苗效力不够强且非终身有效 。 如果疫苗效力非常强且终身有效的话 , 新冠就很有可能就像天花、脊髓灰质炎病毒一样通过疫苗就能被消灭或近乎于消灭了 。
■ 由病毒抗原漂变(antigenic drift)所造成的免疫逃逸水平相对较低 。 这样身体每次免疫记忆被唤醒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效力并不会因病毒变异而损失太多 。 目前对新冠中和抗体的研究表明 , 虽然不同变异株存在一定的抗体逃逸现象 , 但总体而言无论是感染康复还是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中和抗体都仍然是比较有效的 。 当然如果新冠也出现流感式会造成大幅免疫逃逸的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的话很可能就不会满足此条件了 , 但我认为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应该都能从原理上对新冠会不会出现流感式的抗原转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
■ 多次感染加强免疫记忆后重复感染的症状足够轻微 。 这样因抗体水平降低而造成的重新感染的症状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轻微的状态 。 但目前由于疫情发生时间还比较短 , 缺少足够的临床数据来证实或证伪新冠是否符合此条件 。
当然新冠病毒最终是否会变成下一个如HCoV-OC43那样的人类社会中所流行的第五种感冒冠状病毒 , 或者是如天花般被疫苗甚至非药物干预的防疫手段在世界范围内成功消灭的病毒 , 抑或是成为一种人类历史所没经历过的病毒模式?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在未来的一两年中我们就能通过疫情情况得以进行大致的判断了 。
参考文献:
【新浪科技综合|新冠病毒怎样才能和人类长期共存?百年前这场瘟疫可供参考】<1>http://news.sohu.com/20130414/n372619686.shtml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1889%E2%80%931890_pandemic
<3> https://sfam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1751-7915.13889
<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1083-1
<5>知乎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8225860/answer/2048567010
来源:知乎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