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邻章
【技术|从小米MIX 4看行业创新困境】昨晚 , 雷军贡献了第二个个人年度演讲 , 向观众展示了自己作为顶级商业大佬那些风光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苦闷” ,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的选择与坚持 , 这种商业大佬向外吐露心声、贡献金句的机会 , 在当下显得颇为稀缺 。
这种“自我暴露” , 在进一步塑造出雷军更为丰满可感的人格形象时 , 也将进一步拉近他与粉丝用户之间的距离 。
如果说这次演讲的上篇是自我展露 , 那么下篇则可称为是“产品推销” 。 其中当仁不让的主角则是作为小米在创新路上极具旗帜地位的MIX系列——小米MIX 4 。
文章图片
对于小米MIX 4 , 个人的总体评价是:这是完成度最高的MIX系列产品 , 也或是小米想真正投入市场大卖的一款MIX产品 , 但他也是一款让人很难找到兴奋点的产品 , 当然 , 这或许不是小米的问题 , 而是整个智能手机行业正在经历的现实问题 。
完成度最高的MIX系列产品 于产品本身而言 , 其在配置上似乎拥有了当前安卓产品我们所期待的一切配置——屏下摄像头、陶瓷机身、支持两档充电模式的12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 , UWB技术、骁龙888+处理器、豪华的影像系统组合、对产品温控发热的专属优化、系统更新等等一系列 , 并且配上仅为4999元的厚道起售价 , 于用户而言 , 还要啥自行车呢?
并且更为重要的是 , 这款产品相对于前面几代MIX产品而言 , 也是完成度最高的MIX产品了 。
坦率来讲 , 前面几代MIX产品 , 在追求全面屏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妥协乃至是走入了歧路 , 各有槽点 , 使其注定成为小众的存在——诸如MIX1、2怪异的摄像头位置 , 而采用机械结构设计的MIX 3 , 更让市场用户开始怀疑MIX系列所代表的创新力 , 较为严重地消耗了MIX系列的市场口碑 。
而这一次在MIX 4上 , 则能够明显的看出 , 小米在产品思维上进步 , 其虽然依旧在追求全面屏这一MIX系列所代表的核心创新点 , 但在产品功能上却不在追求大而全 , 而是懂得了取舍 , 更为注重全面的用户体验 , 并且在技术进步以及4999元起售价的助推下 , 这或将使得MIX 4能成为一款被更多用户接受的手机 , 如果产能足够 , 其或将大概率的走入“寻常百姓家” 。
很难找到兴奋点的产品 与此同时 , MIX 4也是一款让我很难找到兴奋点的产品 。
事实上 , 无论是屏幕下摄像头、快充以及影像系统配置 , 于当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而言 , 皆是司空见惯般的存在——小米和友商其实已将这些技术使用在了相关产品之中 , 完成了技术祛魅 。
这种现实 , 使得用户丧失了对这些技术的兴奋感 , 反而是若是产品没有搭载这些技术 , 用户会感到奇怪或是失望 。
这是国产智能手机正在经历的现实 , 在此 , 我们或可说小米MIX 4在某种程度上发布得太晚了 , 若能早发布一至两年 , 其或将拥有完全不同的境遇 。
而在技术较为司空见惯的原因之外 , 用户对MIX 4产品兴奋度下降 , 更为重要的原因或许是其没有进一步带来智能手机的形态创新——于MIX本身而言 , 个人认为其所承载的使命是打破传统 , 跨越式的探索智能手机的形态创新 。
在此 ,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为什么初代MIX虽然摄像头位置怪异 , 但用户依旧对其高度赞扬?
核心原因就在于其在一众“大下巴、高额头”的传统智能手机设计风潮中开创了“全面屏”这一智能手机设计新型态 , 刷新了用户对智能手机设计的固有思维 , 担任起了市场的开创者、引路人的角色 。 而随后两代MIX口碑渐弱 , 核心原因也是在形态创新上不及用户预期 。
而这一次 , MIX 4所搭载的屏下摄像头虽然也是在探索智能手机对形态创新 , 但这种创新在市场上已然存在 , 更何况这相对于全面屏而言 , 事实上也只是形态上微进步 。
这不仅是小米的问题 , 也是行业创新困境 但从现实来说 , MIX 4这样一款配置几乎到顶、价格颇为实惠的产品 , 却依旧让人觉得有些新意不足 。 导致这种尴尬的原因 , 或许不是小米的问题 , 而是整个行业创新困境的写照 。
它折射出的是当前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在产品形态以及核心功能创新上已渐难满足用户预期 , 已经走入“死胡同”的无奈 。
一大现实是 , 当前厂商在产品创新上能够做的 , 不是“One More Thing” , 而只是“数据加法”——更强大的处理器跑分 , 更高的摄像头参数值、更高的充电功率、更大的屏幕尺寸等等 , 试图以这些参数来彰显创新 。
虽然我们的确需要这些更好的参数带来体验提升 , 但我们所期待的却不仅仅是参数提升 , 更需要厂商带来One More Thing 。
但现实的尴尬是 , One More Thing已经很久未曾出现了 , 即使强如苹果 , 当前在iPhone上能做的也只有数字加法 。
写在最后 当下 , 用户对智能手机产品正呈现出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对产品的兴奋度持续降低 , 二是对产品的依赖度持续上升 。
而在智能手机作为相对耐用品的现实下 , 导致的是用户的换机频率逐步下降 , 整个行业大趋势呈下跌势态 , 若不是疫情原因可观刺激了智能手机需求 , 当前智能手机市场或许是较为难看的存在 。
而如何让用户重拾产品兴奋度 , 打破智能手机行业持续困境 , 是留给厂商的试题 。 在此 , 个人也期待智能手机大厂们 , 能够早日破解这些难题 , 为行业带来新活力 。
作者:邻章【微信:ZLxgic , 公众号:TMT317】 , 专注科技互联网评论 , 致力传递价值思考 , 系36Kr、虎嗅、钛媒体、界面、创业邦、创事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40余家科技互联网平台专栏作者 。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the|美监督机构:从煤电厂捕获二氧化碳的计划浪费了联邦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