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理想汽车首日破发 新势力造车太费钱 三年亏了40个亿
【第一财经|理想汽车首日破发 新势力造车太费钱 三年亏了40个亿】作者: 武子晔
8月12日 , 理想汽车(02015.HK)在港交所敲钟上市 , 这是理想汽车自去年7月份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后的第二次IPO 。
“在战略性拓宽资本渠道的同时 , 还将持续加大产品和技术上的研发投入 。 ”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 。
值得注意的是 , 理想汽车也是继小鹏汽车(09868.HK)之后 , 第二家完成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市场双重上市的车企 。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首日平开 , 报118港元/股 , 随后破发 , 截至收盘 , 股价报收117.1港元 , 市值2404.8亿港元 。
值得一提的是 , 小鹏汽车在港交所首个交易日同样出现破发 。 不过 , 与小鹏汽车相比 , 理想汽车发行价相对略低 。 “我们最终是根据美股的价格来定的 , 这个价格和美股是一致的 。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采访人员表示 , 去年在美国上市后 , 就有了赴港上市的计划 , 在香港上市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香港是国际化资本市场 , 市场深度较好且投资方多元化;二是为了吸引亚太地区的投资人;三是能够抵抗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 。 此外 , 沈亚楠告诉采访人员 , 不排除回归A股的可能性 , 内部正在研讨 。
此次港股IPO募资约115.5亿港元 , 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的45%于未来12~36个月分配至以下研发用途:20%将为研发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平台及未来车型提供资金;15%将为研发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技术提供资金;10%将于未来12~30个月为研发增程式电动汽车车型提供资金 。
与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车企采用的纯电动技术路线不同 , 理想汽车当前产品采用的是增程式技术路线 。 不过 , 从理想汽车公布的信息来看 , 未来将推出纯电动汽车产品 。 李想表示 , 目前正在开发新的高性能纯电平台 , 将会在2023年推出纯电车型 , 同时理想汽车也在完善智能座舱的功能 , 并且将坚持全栈自研自动驾驶 。
当前 , 理想汽车旗下仅有一款车型 。 理想汽车在今年2月份提出2025年战略目标 , 其将冲击160万辆 , 占据中国智能电动车20%的市场份额 。 沈亚楠表示 , 这个目标主要有三方面的保障:一是产品阵容的扩充 , 未来的纯电动车将推出两个品牌 , 未来会采用增程式和纯电动并重的路线;二是在产能方面的保障 , 建设北京工厂在计划之中 , 2023年将在该工厂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三是完成该目标对供应链的能力要求很高 , 特别是和智能电动相关的部件 , 目前正在和合作伙伴共同布局 。 沈亚楠认为 , 当前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已经超过100万辆 , 预计全年将达250万辆左右 , 电动车最大的购买瓶颈主要是充电体验的问题 。
“作为国内新势力品牌单月销量新晋冠军 , 理想汽车已在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中获得先发优势 。 港股上市 , 将使理想在全球资本市场获得双重流动性 , 为落实2025年战略并拿到自动驾驶入场券获得更多资本筹码 。 ”蓝驰创投(理想汽车早期投资方)管理合伙人朱天宇表示 。
造车仍处于烧钱的阶段 , 对资金的需求持续不断 , 这也是造车新势力选择双重上市的重要原因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就认为 , 在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格局进入战国时代后 , 每家公司都在致力于储备更多的粮草 。 一个新造车企业在发展初期(0~1阶段)需要约200亿元 , 企业在长远的发展阶段(1~100阶段)则需要超300亿元 。
目前 , 包括蔚来、小鹏在内的多家造车新势力仍处于亏损阶段 。 理想汽车招股书显示 , 2018年到2020年 , 理想汽车净亏损分别为15亿元、24亿元和1.5亿元 。 今年第一季度 , 理想汽车净亏损达3.6亿元 。
理想汽车在招股书中表示 , 这种情况在未来可能还会持续 。 公司预计2021年净亏损将继续扩大 , 主要是由于持续投资于未来车型的研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生产设施以及销售及服务网络的扩张 。
“车型本身的毛利比较好 , 从经营的角度看 , 要看毛利水平 , 毛利水平高说明企业的发展是健康的 , 同时有能力实现自我造血 。 ”沈亚楠对采访人员表示 , 当前有很多新车在投入 , 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大 , 每款车的投入约25亿元 。
理想汽车的定位是为家庭用车 , 价格在20万~50万元之间 。 对于是否会推出轿车 , 沈亚楠称不会纠结于车的形态 。 此外 , 沈亚楠认为 , 2025年之后 , 自动驾驶将会变成车的基本操作系统 , 理想汽车会继续坚持标配自动驾驶 , 标配能够收集到更多的数据 , 从而进一步完善软件 。
从政策上来看 ,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 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先后出台了全方位激励政策 。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 目前判断今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13% , 到2025年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超过25% , 到2030年有望突破30% , 市场潜力巨大 。
推荐阅读
- 榜单|荣耀:Magic3至臻版获DxOMark音频总分第一名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水星|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技术|悦鲜活高端瓶装鲜奶市占第一 科技驱动营养再升级
- 技术|探秘AI智慧之旅,科大讯飞AI学习机研学游第一期圆满落幕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 商汤|商汤终成AI第一股:挂牌联交所后股价高开 业内人士更关注其盈利和商业模式
- 战略|科力尔电机荣获第一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