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本文来自爱范儿
‘异形屏时代终于过去了吗?’
小米发布 MIX 4 之后 , 在感叹屏下摄像头(CUP)技术迅速成熟的同时 , 不少朋友也发出了上述的感叹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1/16

▲ 小米 MIX 4 。
诚然 , 屏下摄像头并不是小米首发上市 , 此前中兴也有相关的产品推出 , 且已革新两代 。 而就在不久前 , OPPO 也公开了自己屏下摄像头的方案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2/16

▲ OPPO 屏下摄像头概念机 。
可谓是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也许 , 明年屏下摄像头会成为旗舰的一个普适技术吧 。 ’
‘真全面屏’治好了视觉‘洁癖’ , 但它依然不完美 , 依然需要‘原谅’ 。
屏下摄像头不算是个高收益的买卖
‘主要收益是外观更漂亮 , 对使用影响不大 。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3/16

从纯理性的需求来说 , 屏幕完美之后 , 所增加的显示面积 , 并未给视频、游戏、阅读等一些场景带来增益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添加一点感性之后 , 完美的屏幕呈现会带来足够的视觉冲击 。
在真正的体验中 , 现阶段的‘屏下摄像头’准确的说 , 它就是‘直男的极致浪漫’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4/16

▲ 小米 MIX 4 调用 QQ 内自拍 。
前置摄像头藏于屏下 , 由于遮挡 , 对于前置成像有着不少的影响 。 即使打出了‘计算摄影’这张牌 , 依旧无法匹敌传统的前置 。
只是 , 用缩小像素尺寸解决遮挡 , 和通过 AI 算法弥补 , 这对于只扫脸认证少自拍的‘直男’们来说 , 没有比这更为浪漫的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5/16

但当把透光率不高的屏下摄像头推向大众后 , 随着全面屏新鲜感慢慢散去 , 自拍效果不佳始终会萦绕于心头 。
从目前公布的几家屏下摄像头方案来说 , ‘纱窗’效应感知不明显 , 但分辨率只能维持在 1080P 的水准 , 距离传统屏幕还有一定的差距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6/16

另外 , 以小米 MIX 4 为例 , 正面的一整块屏幕包括了两部分 , 一块是普通的屏幕 , 一块是仅占正面 0.2% 面积的 CUP 屏 , CUP 屏的成本和大屏幕几乎相当 。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 , 提升了‘0.2% 面积’的观感 , 但舍掉了前置摄像头效果、屏幕分辨率、部分素质等等 。
而观感可能不会持续刺激 , 但这些实际体验却会持续动摇你当初选择全面屏的动机 。
厂商们过于关注屏幕上的‘孔’了
这几年厂商们重心都在如何达成完美的屏幕而努力 , 但似乎忽略了很多美感和细节 。
在庆祝进入‘全面屏’时代之时 , 不少人希望复刻‘正常矩形’屏幕 , 如此就不必去忍受圆角屏幕的各种不和谐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7/16

▲ 小米 MIX 4 与小米 11 Ultra , 下巴还是比较明显的 。
‘还是有个下巴 。 ’这是头部 UP 主乔纳森何拿到 MIX 4 后说出的一句话 。 即使用上了极为先进的 CUP 屏幕 , 干掉了前置摄像头 , MIX 4 依然没能做到四边等宽 。
记得早期 iPhone X 发布之后 , 四边等宽以及窄下巴成为当时‘异形屏’的设计标杆 。 不仅如此 , 苹果还在 iOS 11 中 , 针对屏幕、边框的圆角适配了一整套的 UI , 让他们保持一致 。 同年的 iPhone 8 系列还是传统的直角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8/16

▲ iPhone 12 改为直角边后 , 边框的曲率有所变化 , 系统内的 Dock 也随之做了调整 。
到了去年大换设计风格的 iPhone 12 , 由于边框、屏幕的圆角有所调整 , 整套 UI 也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 可谓是细节狂魔 。
而达到边框等宽和窄下巴 , 硬件的基础是需要 OLED 柔性屏与 COP 封装 。 如今这些硬件几乎已成为 Android 旗舰们的标配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9/16

▲ iPhone X 与小米 MIX2 , 这个对比虽然有点犯规 , 但足够说明问题 。
但它们并没有去做边框等宽 , 而是追求了极致窄边框 , 获得更具冲击力的视觉 。 如此来说 , 就带来了许多让人别扭的地方 。
首先就是‘奇奇怪怪’的 R 角们 。
边框收窄 , 甚至引入了‘瀑布屏’的概念 , 但为了保护脆弱的屏幕 , 边角处并不会按照‘设计’法则走 , 而是预留出黑边防撞击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10/16

即使 COP 封装能够诞生更窄的下巴 , 但面对微曲的 3D 屏幕 , 它还是有点过于显眼了 。
于是乎 , 过渡的收窄边框 , 带来了‘下巴’ , 以及诞生了奇异的 R 角 。 而这个趋势与 CUP 全面屏关联不大 。
其二就是 UI 适配有点草率 。
短短几年 , 屏幕就从刘海、水滴、打孔(药丸、中置、偏置)再到如今的全面屏 。 硬件上快速的迭代 , 给系统设计师们留的适配时间并不多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11/16

以及 , 不同于苹果几款机型打天下的产品路线 , Android 厂商们有着涵盖不同定位的产品 , 自然屏幕的形态也不一致 , 系统 UI 的针对性优化就更难了 。
由此 , 国产系统们只能选择一套‘折中’方案 , 尽量去涵盖更多的机型 , 而非是针对每一款机型去调优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12/16

▲ 虽然提出了完美 R 角的概念 , 但彼时的 MIUI 的适配并不优秀 。
最后 , 同一套 UI 在不同机型上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呈现效果 , 最直观的就是任务栏与‘孔’和 R 角位置的有些混乱 。
而全面屏到来之后 , 或许会缓解部分系统的适配工作 , 但厂商们 R 角、边框等距等等细节设计问题 , 仍然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
四边等宽的美学魔力
苹果的设计一直追求‘平滑圆角矩形’ , 最早是乔布斯的主意 。 他认为直角边缘设计容易打断人的思路 , 而圆角矩形没有那么程序化 , 更容易被人接受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13/16

从多年前的 iOS 开始 , 一直到现在苹果的各类产品存在着无处不在的圆角矩形 。
在 iPhone 问世之前 , 手机多是非对称的设计 , 由此也形态各异、百花齐放 。 在 iPhone 之后 , 触控操作的大屏手机崛起 , 产品的形态开始逐渐趋同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14/16

而这个过程就是从‘功能性诉求’的非对称设计 , 逐步转向为美感追求的对称设计 。
由于对称 , 屏幕的圆角与机身的圆角相呼应 , 四边边框等距 , 系统 UI 动画也与 R 角交相呼应 , 这些都是基于苹果多年的设计沉淀而来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15/16

▲ Just for fun 。图片来自:三星 Galaxy 广告
这也是目前 iPhone、iOS 的精致耐看之处(当然不包括那个刘海) 。
而 Android 阵营的 CUP 屏幕恰好可能是解决 iPhone 完成最终‘对称美学’的一个棋子 。

新浪科技综合|全面屏来了之后,显示就完美了?
文章图片
图16/16

从这里也能看出 , Android 产品是比较典型的硬件驱动辅以设计 , 而 iPhone(或者苹果的产品)更多的是设计驱动辅以硬件实现 。
即将拥有接近完美硬件的 MIX 4 们 , 距离真正的浪漫 , 似乎只差细节上的打磨 , 只是这些细节更多的是需要美学的认知和积淀 。 打磨好了 , 或许才能呈现真正完美的全面屏手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