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抢购华为吗?门店可能没有存货了
“想要影像好 , 大底不能少” , 而华为P50 Pro却用更“轻”的硬件 , 加上更强的算法 , 带来了以往“堆料”旗舰才能有的影像体验 。 不得不说 , 这次方向真的对了 。 此外 , 华为P50 Pro的设计和手感也很出色 , 新机于今日在各大电商、线下商店同步开售 , 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
文章图片
图1/7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陈文琦
来源:深响(ID: deep-echo)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 , 从东长安街到灯市口大街 , 由南到北一千米左右的路程 , 坐落着7、8家华为门店 。
这样密度并非偶然 。 2019年 , 在Mate 30系列发布时 , 华为消费者业务大中华区总裁朱平在采访中表示 , 华为的授权店和直营店已经达到7500家 , 同时还有超过35000家的销售专柜 。
在渠道为王的手机销售市场 , 华为的线下扩张的功力直接体现在了业绩上 , 当年 , 根据IDC数据 , 华为在全球出货2.96亿部 , 超过苹果 , 成为世界第二 。
然而现在 , 这些门店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没有存货 。
绝版麒麟
在王府井一家新开不久的华为授权体验店 , 一个工作日下午 , 店员比顾客多 。 询问关于新发布的P50系列新机情况 , 得到的回复是:“现在可以预定 , 但是不能保证拿到手机的时间 。 ”
在上述门店中有各系列展示样机 , 从nova、Mate到P系列 , 但是可以直接拿货的只有少数机型 , 在颜色上的选择也非常有限 。 旗舰机Mate 40系列的4G版本有存货 , 但是5G版本全面缺货 。 只有在一些专卖柜台 , 销售人员会表示 , “能官网价买到都是运气 。 加价愿意接受吗?可以看看能不能调到 。 ”关于具体的拿货时间和价格 , 也没有明确的回复 。 据了解 , 在北京地区 , 一部Mate 40 5G版手机的溢价大概在800-1000元 。
7月29日 , 华为发布P系列主打摄影功能的P50和P50 Pro 。 这场发布会上 , 没有5G手机 。 Pro版本在7月30日开启预订 , 昨日正式开售 。 开售之前 , 每日10:08的预定名额依旧“秒没” , 但是线下到店预定没有任何难度 。
文章图片
图2/7
一家华为授权体验店的展示柜台
首批到货开售的是搭载麒麟9000的P50 Pro , 但是对于到货的数量和时间 , 一名门店销售人员表示 , “并不清楚 , 不知道厂家能发多少货 。 我们会按预定顺序通知顾客 。 ”昨日开售后 , 少数前期预定的顾客已经拿到货 , 但对于此次到货的数量 , 他坦言 , “第一批真的非常少” 。
据了解 , 在这家比较大的华为授权体验店 , 黑色的P50 Pro 256G这批到货的只有5台 , 金色和白色的比较多 , 粉色的只有1台 , 还有若干512G版本的 。 ”是华为分货的 , 不管预定多少 , 最后也是按来货单来 。 “ 他表示 , 下周会有一批新货到 , 但是数量不确定 。
另一家华为授权体验店销售人员向「深响」表示 , 这批大概到货20台左右的机子 , 开售当天已经卖光 , 消费者的热情出乎他的意料 , “因为5G应用现在还没有完全普及 , 而且P50也能实现很好的通信 , 所以大家对此并没有太多顾虑” 他个人认为 , 华为在5G技术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 既然现在自己的机子都用不了5G技术 , 行业整体进程也会放缓 。
一家同样位于北京的 , 门店面积较小的华为授权店销售人员则表示 , “现在已经不接受预订了 , 再到货会按照预约顺序给顾客 。 ”但下批到货的时间并不明确 , 从开启预订后的一周 , 此店铺大概有40位顾客预定 。
在5G换机背景下 , 下游渠道商对于这部4G手机的热情并不高 。 在浙江一城市开手机售卖与维修店铺的店主告诉「深响」 , 目前来看市场反响不是很好 , “货应该不会少 , 因为后续会有骁龙芯片的版本上来 , 不过来店里询问的几乎没有 。 ”
他在开售的前一天拿到大约10台P50 Pro , 而以前新品发布时 , 他一般能拿到20-30台机子 。 “拿货价比指导价便宜了一百 , 今天我们不涨价卖 , 但是卖的不是特别好 。 ”
“不理解的会认为2021年了还发布4G手机 , 华为割韭菜呢 。 理解的人知道美国的多轮动作导致射频芯片的缺失引发的5G芯片却只能使用4G功能 , 能对华为表示理解与支持吧 。 ”
昨日一发售 , 华为P50 Pro上架线上商城 。 官方旗舰店需要限时抢购 , 而淘宝上的手机店铺已有上新 , 溢价大概为600元以上 , 当日即可发货 。 某淘宝客服回复:“现在手机资源很紧张 , 市场行情全面涨价 , 我们也是按拿货价来优惠 。 ”
文章图片
图3/7
京东、淘宝上已有3C店铺上线P50 Pro , 价格较官方价高600元左右
“花粉”的热情和黄牛的炒作救不了华为的窘境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上周五 , 华为发布了2021上半年的经营业绩 , 华为销售收入3204亿元 , 同比下滑29.43% 。 其中包括手机终端在内的消费者业务从去年同期的2558亿元 , 下滑近47%至1357亿元 。
缺芯将继续 , 在这段暂时看不到尽头的日子里 , 如何保持与消费者群体的关系 , 始终占据用户的心智 , 是华为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 而华为的缺位 , 让久未有变局的中国手机市场悄然发生变化 。
文章图片
图4/7
渠道在行动
门店是传统零售行业的毛细血管 , 对于手机品牌而言亦然 。 门店和专柜可以起到提供售后服务、触达更多消费者扩大销售面、品牌展示等作用 。 OPPO、vivo的绿蓝标志在分布在大街小巷 。 一直走轻资产模式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小米也在2014年前后开始组建线下售后维修网点 , 并在之后升级小米之家成为零售店 。 雷军曾在2017年表示 , “要在三年内开满1000家小米之家” , 也确实在2020年末完成这一目标 。
华为的线下扩张同样激进 。 在2015年 , 就喊出了“千县计划” , 目标是建成覆盖1000个县城的实体店 , 推动零售渠道下沉 。 而这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经销商体系 。
华为的主要大代理商是中邮普泰和普天太力 , 分别负责华为中低端机型(畅享、Nova等)和高端机型(Mate系列和P系列的旗舰) 。 中邮负责产品的分货方式、价格层级制定等工作 , 并往下把产品发给下级的省包、省代理和其他分销商 。 普天太力作为厂商的资金物流平台和仓库 , 向全国各地经销商发货 。
根据销量等因素 , 华为也会将经销商客户进行分级 , 层级越高的客户 , 享受到的福利和权益更大 。 在这一套过程中 , 华为的利益和渠道商们的利益是紧密联系的 ,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华为出售荣耀业务时 , 出资收购的是此前华为的主要经销商伙伴 。 华为当时一纸声明中提到 , “此次收购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和市场化投资 , 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费者、渠道、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员工的利益 。 ”
文章图片
图5/7
OPPO和vivo的经销商体系则由来更久 , 据公开报道 , 从步步高时代 , 段永平就从娃哈哈的经验里学来“产销联合体” , 与渠道商建立相互交叉持股的关系 , 给到各级分销商的利润空间也更高 , 能达到25% 。 基本分级就是从厂商到省代理 , 再到市区代理 , 最后到经销商 。
据上述浙江城市手机店主也说“卖OPPO、vivo的机子其实利润更大 , 而且OV有价格保护 , 新款机子出来后 , 老款机子可以原价退给厂家 , 然后补差价换新机 。 ”
小米初期只有线上渠道 , 线下无阵地 , 在开拓渠道的过程里 , 也遇到很多挑战 , 比如合作的资金物流平台迫于其他客户的压力放弃与小米的合同 。 而且小米主打性价比 , 将自己的硬件的综合毛利率划定了一个上限——5% , 产品从小米出厂到销售前线 , 扣掉物流、租金 , 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 。 面对渠道的不畅通 , 小米后来选择的模式是全面直供 。
在零售市场 , 华为手机不止一次出现了涨价、抢购的热潮 。 因为众所周知的制裁 , 搭载其自研的高端麒麟9000芯片的手机可以说是 , “卖一台 , 少一台” 。
供货不足碰上消费者的热情 , 催生出了“黑市”交易 , 本是生命周期并不长的手机 , 被黄牛炒成了保值的收藏品 。 去年发布的Mate 40现在的市场价还是高于官方发布价 , Mate 40 RS 保时捷典藏版的溢价空间一度达到万元 。
华为供货不足的情况也直接影响了下游渠道商 。 “之前是自己提 , 订单发上去 , (上级经销商)就给你发多少货 , 现在就是上级看库存直接给你分配 。 ” 手机店主表示 , 拿货从去年就变得很困难 , 他也不囤货在手上 , 因为行情不稳定 , 拿货价格也总是变化 。
【|你还抢购华为吗?门店可能没有存货了】在手机供货不足之际 , 华为并没有放弃庞大的线下渠道 , 关店潮和线下销售人员的失业潮也没有出现 。 华为试图将门店转化成为与消费者保持联系的触角 , 为手机业务的回归留下种子 。 门店将更大的面积让给IoT产品 , 比如开辟新的影音空间给智慧屏产品和音箱 , 或是在占地面积足够大的高端体验店开始高调卖车 。
今年4月 , 余承东在上海南京路的华为全球旗舰店 , 宣布华为智选正式开卖赛力斯 SF5 汽车 。 “华为拥有高端体验店5000家以上 , 和宝马、奔驰、特斯拉、造车新势力不在一个量级 , 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 , 覆盖了中国的每一个重要城市 。 ”
的确 , 相比特斯拉和蔚来辛苦跑马圈地 , 将门店量分别开到了181家和261家 , 华为在门店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 虽然实际推进不是一日之功 , 但若真能在“卖车”上占据一席之地 , 还是归功于多年在线下渠道上的深耕 。
文章图片
图6/7
北京地区一家华为授权体验店Plus 目前北京有四家展示车的华为门店
虎视眈眈
据Canalys数据 , 2021Q1华为(不含荣耀)在国内智能市场的份额就从去年同期的41%下滑至16% , 在OV之下位居第三 , 出货量砍半 。 而从去年Q2到今年Q2让出了35%的市场份额 , 其中OPPO、vivo、小米都各自分的了一杯羹 。 同比市占率的增长vivo 8 %, OPPO 5 %, 小米7 % , 其中小米的同比增长率35%是最高的 。
但是华为在中高端市场阵地不是一天就可以攻下的 。
“去年同期 , 华为占据国内600美金以上细分市场49%的份额 , 今年Q2占26% 。 由于系统使用习惯的壁垒 , 加上消费者并不会因为华为产品缺位而大面积消费降级 , 这部分市场份额大部分会流向其他安卓厂商 。 ”Canalys手机分析师刘艺璇告诉「深响」 。
这部分市场价值是各厂商出货量的机会 , 更加是高端化的战略高地 。 “华为的颓势使得OVM在其中都取得了增长 , 但是华为的辉煌不会立即被复制 。 厂商还需要经历更多的沉淀和积累来成就安卓明星高端 。 ”
文章图片
图7/7
讲到各家的优势 , 一是产品力 , 二还是渠道 。
对于高端机来说 , 线下的体验更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 尤其是在品牌转换的时候 。 在高端突破的初期 , 通过线下渠道增加曝光度、增加体验机会有利于建立用户信任 。 OV的各超过20万家的线下门店就是很好的展示平台 , 小米也在这方面努力 。 “小米最初的用户在成长 , 消费能力也在成长 , 这部分用户也是小米高端化的机会 。 ”刘艺璇也在采访中提到 。
据晚点Latepost报道 , 2020 年 , OPPO 和 vivo 发力巩固、升级、抢占线下渠道 , 做法包括但不限于给线下门店中的导购人员发放疫情补贴、提供资金帮渠道商升级门店等等 。
而小米从2020年下半年又开始新一轮线下改革 , 目标是搭建一个覆盖各个层级的门店体系:自营自建的小米之家;加盟商投资经营的专卖店和直供点;加盟商投资经营 , 主要开在县级市场的授权体验店;苏宁国美等大卖场渠道......
今年 1 月 , 小米一天开业了 1000 家小米之家 , 全面覆盖了河南、江苏两个省份的县级市场 。 在高端转型上 , 小米的门店选址也更加严格 , 目前 5000 家小米之家中 , 50 ~ 60% 在购物中心 , 且大多数门店面积都在 100~200㎡ 或之上 。 而且在装修风格上也有更统一的要求 。
除了小米OV , 荣耀羽翼渐丰 , 独立后仅两个季度就进入了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Top5 , 不少原华为用户也跟随荣耀转移 。
荣耀刚发布了新旗舰Magic 3 , 初具高端雏形 。 据「深响」了解 , 独立运营后荣耀新增了2500+家体验店和专区 , 帮助荣耀来触达用户 , 扩大市场份额 。 在线下站稳脚跟 , 荣耀也是含着“金汤匙” , 毕竟其现在实控主体就是渠道商 。
由此来看 , 用户抢购华为的盛况恐怕得缓一缓了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蛋白|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国药|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Disney|光明日报评迪士尼凌晨数千人排队抢购玩偶:道理何在?
- 电子商务|员工抱怨亚马逊太冷酷:工伤后得不到赔偿 还不让休假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支持|神评 | 你涨任你涨,我买算我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