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被流量困住的黄光裕
黄光裕回归后的国美 , 正在全力搭建“流量”入口 , 力争重回“巅峰”之位 。赶在七夕到来之际 , 国美推出了一条全新的线上购物渠道——消费券集合平台国美“折上折 App” 。这也是继“真快乐”(前身:国美 App) 之后 , 国美在电商领域开辟的又一个重要入口 。
几个月前 , 国美发布了一篇创始人黄光裕的讲话 , 无论是行业 , 还是媒体都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力争用未来 18 个月的时间 , 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 。回想 2008 年 , 黄光裕还是胡润百富榜上的中国首富 , 国美也以总营收 458.89 亿元 , 位居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霸主”位置 。
十二年过去 , 中国家电市场零售规模达到 8333 亿元 , 京东、苏宁易购、天猫分别占了 28.7% , 17.8% , 13.6% 的市场份额 , 而国美只有 4.9% , 早已没了“霸主”光环 。
黄光裕想用 18 个月补上十二年的差距 , 尽管行业内外听之传之 , 但却几乎没有人相信 。
文章图片
黄光裕出狱后首次公开亮相
不仅如此 , 对于国美上市主体国美零售披露的用户数据 , 众多业内人士还提出了质疑 。
财报披露 , 2021 年一季度 , “真快乐 ”GMV 同比增长近 4 倍 , App 月活用户规模达 4000 万 。而据 BT 财经报道 , 其他电商同行不屑地认为其“有水分” 。且第三方数据平台披露的数据 , 也均与 4000 万月活有着较大差距 。
原百度二把手、“真快乐 ”CEO 向海龙 , 在国美任期不到一年便离开 , 也被许多行业人士认为是业绩不佳后的“引咎离职” 。
显然 , 兑现“回归巅峰”的豪言壮语 , 解决连年亏损、负债高企的内忧 , 流量、用户、商家成为了国美必须争抢的资源 。
国美似乎也意识到了打开“流量”入口的重要性 , 无论是 4 月份上线的家装平台“打扮家” , 还是近期推出的消费券集合平台“折上折” , 国美都没有掩盖自己的目的——引流 。
只是 , 互联网流量“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 线上红利微乎其微 , 国美早已丢失了与电商“巨头”们硬刚的实力 。
18 个月能不能让国美“重回巅峰”尚未可知 , 但足够验证这些“玩法”能否行得通 。
01 “折上折”能否补足流量短板?
由于疫情的原因 , 8 月 12 日举办的“折上折 App 用户版试运营”线上发布会略显仓促 。这一次的活动 , 是国美为了在七夕节抢夺流量做的铺垫 。然而 , 发布会直播间里 , 刷屏弹幕尽管步调一致 , 内容却很单调 , 观看量也并不高 。
文章图片
据了解 , “折上折”是国美集团新开辟的一个提供海量优惠券“门户” , 是独立于“真快乐”和其他产业公司之外的新业务、新场景 。折上折 CEO 赵金鹏在活动上也强调:“我们(折上折)并不是一个电商 , 我们是一个消费券的集合平台 。”
值得注意的是 , “折上折”的发力点集中在两个方面:“消费者高效消费”和“对接商户精准获客” 。
赵金鹏介绍 , 对 C 端用户而言 , “折上折”与其他购物平台和返利平台最大的不同是 , 折上折券优惠力度大、数量多、可转卖、可转赠;而对 B 端商户而言 , 这个模式让商户将高昂的线上获客营销费用 , 变成了一张张折上折券给到消费者 , 不仅能解决核心的获客问题 , 也可以建立起商家自己的会员生态 , 直接触达客户 。
作为平台方 , “折上折”的盈利模型仍然在于收取流量费用 。赵金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商户在平台发券 , 我们会按帮助它拉新获客多少来计算 , 给我一个流量的费用就可以了 。”
不过 , 在现阶段“折上折”还不收取费用的情况下 , 对于国美而言 , 其更大的作用表现在获客上 。
“目前最主要的是打造用户心智 , 比如一年做到 3000 万用户 , 每天几百万日活 , ”赵金鹏表示 , 到后期商户降低成本了 , 消费者享受实惠了 , 平台也赚到钱了 , 才是国美最终的目的 。
总而言之 , 目前“折上折 App” 还处在一个“烧钱”吸引商户入驻、引导流量进入的阶段 。
获取“流量”或许是当下黄光裕最为头疼的事情 。
去年 6 月 24 日 , 黄光裕回归 。不到两个月后 , 国美零售成立了国美线上平台公司 , 并由原百度二把手向海龙担任 CEO 。
向海龙上任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将原本的“国美 App” 改名为“真快乐” , 宣称要用娱乐化营销方式切入电商赛道 , 以社交电商为武器展开与阿里、京东等对手竞争 。
建立在国美零售基本盘上的“真快乐”也被视为黄光裕“回归巅峰”战略的核心 , 黄光裕对它寄予厚望 。
在黄光裕的设想中 , 虽然国美体系内积累了超 2 亿用户 , 但许多都是线下“沉睡用户” , 如果能将他们激活 , 转移到线上 , “真快乐”将爆发巨大的能量 。
但要实现这个构想并不容易 , 实力大不如前的国美 , 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很难匹敌已经成长为电商巨头的阿里、京东、拼多多 。而对“沉睡用户”而言 , 国美也缺少一定的号召力 。
在今年的 618“ 战报”中 , 国美第一次没有公布商品交易总额 (GMV) , 以及任何与销售额相关的信息 , 只含糊地提到了增长 。
官方数据显示 , 2021 年 618 期间 , “真快乐”全网日均活跃用户较 2019 年增长 270.32% , 同比 2020 年增长 189.11%; 全网新增访客量总占比达 78.83% , 同比 2020 年增长 114.32% 。
文章图片
不过据网经社数据显示 , 2020 年 6 月 , 国美 App 端月度活跃用户数为 7.32 万;艾瑞咨询则显示 , 同期月度独立设备量为 81 万台 。
在这个基数上 , 即便“真快乐”用户增速可观 , 实际的日活、月活数或许也并不好看 。
另一方面 , 向海龙近期也被曝出已经处于“脱离工作”的“挂职”状态 , 或已经事实上从集团离职 。今年 5 月 , 向海龙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时 , 只字不提国美 , 就已引发各种猜测 。
“折上折”的出现 , 无疑承担了这个时期打开国美线上流量入口的使命 。
为了吸引流量 , 国美可谓是不遗余力 。即便近几年盈利能力不佳 , 但据赵金鹏透露 , 国美将投入 10 亿资金支撑新平台的起步流量 , 同时投入 20 亿元与入驻的商户开展联合营销活动 , 培养用户心智 。
只是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新门户 , 很难说“折上折”在黄光裕的战略构想中占了多大的位置 , 毕竟黄光裕并未出现在任何“折上折”发布会、活动现场 。
02 家装平台目标 :3 年 5000 亿
虽然 , 黄光裕并未替“折上折”站台 , 但是盛装出席了今年 4 月 29 日举行的“打扮家 App” 上线发布会 , 这也是他回归之后第一次公开露面 。
从这个举动来看 , 他对进军家装市场 , 或许抱有更大期待 。
去年 12 月 , 国美完成了对“打扮家”平台的控股 。打扮家是国内“家装供应链+ BIM(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软件提供商 , 专注于虚拟现实家装设计解决方案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以及虚拟现实家装平台的构建 。
之后的 5 个月里 , 打扮家与国美线下平台、供应链平台、物流平台与共享共建平台进行了整合 , 重新上线时已是一个带着国美标签的数字化 BIM 家装智能装修平台 。
黄光裕在发布会上说:“国美参与家居家装看似是跨界 , 但实际并不是 。这是我们所说的商者无域 , 相融共生 。从实战经验来讲 , 国美对家装行业并不陌生 。”
文章图片
黄光裕及其妻子杜鹃出席“打扮家”上线发布会
国美布局家装产业 , 可以追溯到 2017 年 。彼时的国美提出了“家·生活”的新战略 , 业务涵盖家电、家居、家装、家服务、家金融等领域 。
国美控股 CEO 杜鹃在当时的发布会上展望了这个战略的上限:“过去 , 我们是在 1.4 万亿的家电赛道上竞速 , 现在 , 我们站在了 10 万亿的‘家·生活’赛道上 。”
在家装领域 , 时任国美电器高级副总裁郭军曾透露 , 2017 年时国美已经与 30 多家家装公司展开了合作 。
之后两年多时间中 , 国美一步步扩大“家·生活”版图:与欧派、志邦等品牌合作 , 开展了橱柜厨电一体化业务;与家乐福、红星美凯龙等合作 , 扩展渠道;引入海尔智慧家 , 推动全屋智能 。
根据国美零售 2019 年财报 , 其已经建成 564 家生活馆 , 同比增长逾 14 倍 。
但不难看出 , 此前家装在国美的业务体系中扮演的是“辅助”角色 , 无论是增加业务 , 还是增加销售渠道 , 它真正聚焦的依然是线下零售 。
而控股“打扮家” , 则是国美在线上场景的突破 , 其想要借助平台化合作模式 , 将流量导向电商与家电服务 , 进而实现整个家装业务的闭环:向前 , 延伸至设计端 , 提前介入消费者决策;向后 , 链接家装企业 , 布局家 B 端客户 。
在国美看来 , 打扮家 App 使其能颠覆家居业 , 直击痛点 , 入局万亿家居市场 , 价值链得到有效延伸 , 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
在国美的战略中 , 除了通过拓展线上电商渠道获取流量 , 在主营家电业务之外 , 加码家装业务可能也是其“弯道超车” , 吸引流量进入、做大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 。
“如果继续推进和京东天猫一样的电商模式 , 国美很难形成新的格局和竞争力 。”国美投资 CEO 何阳青表示 , 如果 2024 年打扮家 App 达到其定下的 5000 亿市场规模 , “相信国美电器的规模也可以增长三倍以上” 。
03 骨感的现实:内忧外患
重新归来的黄光裕 , 面临着一个停滞了 12 年的国美 。无论是国美还是资本 , 都在等待他解决问题的方程式 。
但早已褪去曾经“零售霸主”光环的国美 , 内有重疾 , 外有强敌 。
2020 年 , 国美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创近四年新低 , 达到 69.94 亿元;自 2017 年开始 , 国美累计亏损总额达到了 149.21 亿元 。其偿债压力也不容小觑 , 截至 2020 年末 , 公司货币资金达 241.42 亿元(含受限制存款及现金 145.45 亿元) , 但有息借款总额为 329.28 亿元 , 其中一年内需偿还的有息借款总额为 233.10 亿元 。
从这个资本运作能力看 , “找钱”自然成为了黄光裕要解决的首要关卡 。
在国美主营家电业务所处赛道 , 电商巨头阿里、京东、苏宁等争夺激烈 , 吞下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
2020 年 , 国美零售营收为 441.2 亿元 , 全平台 GMV 达到 1126.3 亿元 , 来自家用电子产品的营收占比高达 90.43% 。
【视点·观察|被流量困住的黄光裕】但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 《2020 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线上 , 在中国 8333 亿家电市场中 , 国美占据的份额仅 4.9% , 远低于京东 (28.7%)、 苏宁易购 (17.8%)、 天猫 (13.6%) 。
要用不到 5% 的市场份额 , 撼动赛道中的巨头们 , 实属不易 。
对于“老”国美而言 , 解决流量困局或是首要问题 。但具体来看 , 黄光裕回归后打造的“真快乐”、“折上折”两个渠道和“打扮家”业务 , 能否承担起国美“重回巅峰”战略的重责 , 还需要打上问号 。
由“国美 APP” 更名而来“真快乐” , 更名时引发的关注度正在逐渐消退;从用户感知层面来看 , “真快乐”并不比此前的“国美 APP” 拥有更多的存在感 。
在功能上 , “真快乐”的创新也不多 。它有着类似拼多多的低价好物 , 又模拟了京东的 “plus 会员” , 还有“直播”带货的功能 , 融合了多个头部电商的热门功能 , 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打法 。
“折上折”的商业模式更考验了其对商家、用户的号召力 。
在“折上折 App” 上线活动现场 , 当被问及能够吸引多少商家时 , 赵金鹏坦言 , “折上折”依靠国美积累的资源 , 招商了 300 多个品牌商户 。
毋庸置疑 , 当流量滚动起来 , 它会吸引更多品牌入驻 , 但这可能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
国美似乎也意识到了 , 300 多个品牌商户对于一个平台而言十分贫瘠 。
为了弥补入驻商户的不足 , “折上折”的做法是接入头部电商平台 , 打开其 App , 就够看到其他平台的优惠折扣商品 。但通过这种形式 , 要如何去形成“折上折”自己的核心优势 , 赵金鹏没有给出答案 。
即便国美进行了平台化的互联网家装布局 , 实际上这个业务已经晚于整个行业数年 。
在 2015 年 , 互联网家装就掀起了第一波热潮 , 随着行业挤出泡沫 , 最终跑出了齐家网、土巴兔、爱空间等几家企业 。
从 Talkingdata 发布的 2020 年家装 App 安装数据来看 , 互联网家装市场的集中度日益提高 。土巴兔、齐家网位居行业领先位置 , 国美参与了 C 轮融资的爱空间 , 以 8% 的安装数据占比位列第三 。
文章图片
Talkingdata 报告数据
在今年 , 互联网家装又一次掀起了热潮 , 百度旗下“装馨家” , 字节跳动旗下“住小帮”等品牌纷纷成立;去年 , 京东也上线了“京东家” , 而贝壳找房则推出了“被窝家装” 。
国美此时挤入这个赛道 , 不仅要和家装行业的“老玩家”抢流量 , 还要和互联网巨头争夺市场剩余空间 。
国美对“打扮家”的战略目标是在三年后拿到 5000 亿元的市场份额 。不过 , 据互联网数据研究机构 Fastdata 发布的 《2020 年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报告 》 , 2020 年中国家装行业市场规模虽然已经达到 2.61 万亿元 , 但线上交易占比仅为 9.7% , 即 2531.7 亿元 。
“打扮家”又要如何实现 5000 亿的目标呢?
黄光裕提出的 18 个月“重回巅峰” , 能否实现其实并没有悬念 。行业内外更愿意将这个目标看做是黄光裕回归后 , 重塑国美信心的表现 。
黄光裕发布“力争 18 个月内恢复原有市场地位”的公开信后 , 国美零售股价一度冲高至 2.55 港元/股 。不过 , 黄光裕回归带来的“光环” , 随着国美的“不见起色”逐渐消退 。截至 8 月 13 日收盘 , 国美零售股价为 0.83 港元/股 , 重新回到“仙股”行列 。
每走一步 , 国美都显得十分吃力 , 只是黄光裕还不肯认输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