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3年半亏损30亿,五大银行共同投资,AI独角兽第四范式冲刺上市
文章图片
图1/1
文/程靓
编辑/陆佳
AI企业上市有望再添一员 。
8月13日 , AI独角兽第四范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 高盛、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
第四范式在招股书中表示 , IPO募集所得资金将围绕其人工智能平台展开 , 具体包括加强基础研究、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扩展产品、建立品牌与进入新的行业领域;寻求战略投资和收购机会 , 从而实施长期增长战略;以及用作一般企业用途 。
8月16日 , 中国证监会对第四范式出具境外上市反馈意见 , 要求第四范式在业务范围、股东情况、持股平台情况、主营业务描述以及境外非自然人股东情况五个方面补充具体材料 。
当前人工智能行业的重心向产业落地转移 , AI企业进入寒冬 , 难以盈利的境况也让不少公司开始谋求上市 。 在第四范式赴港上市前 , 就出现了不少AI企业IPO , 但过程并不顺利 。 据了解 , 此前AI四小龙中的旷世科技和依图科技都纷纷折戟IPO , 而近期云从科技、云天励飞刚刚过会 。
不同于AI四小龙立足计算机视觉领域 , 第四范式主要发展决策类AI , 提供以平台为中心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 使企业实现人工智能快速规模化转型落地 , 发掘数据隐含规律并全面提升企业的决策能力 。
据了解 ,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分为:决策类人工智能、视觉人工智能、语音及语义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机器人 。 其中 , 决策类AI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类别 。 数据显示 , 2020年 , 中国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的支出规模达到268亿元 , 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847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1% 。
招股书显示 , 在2019年和2020年第四范式收入分别为4.60亿元、9.42亿元 , 同比增幅分别为259.7%、105.0% , 2021年上半年 , 公司收入为7.88亿元 。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 , 按2020年营收计算 , 第四范式在中国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排名第一 。
决策类AI良好的发展前景也让第四范式受到一级市场的热捧 。 据统计 , 上市前 , 第四范式已经完成了11轮融资 , 并且还是第一家获得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共同投资的AI创业公司 。 今年上半年 , 第四范式完成了AI领域2020年以来已披露的最大单笔融资 , 高达7亿美元 。 而早在2020年 , 其C轮两次融资完成后 , 估值就达到了约20亿美元 。 并且其股东也包含了不少明星投资人和投资机构 , 像戴文渊、吴茗夫妇和红杉资本等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第四范式依然难逃目前AI亏损阴影 。 根据招股书 , 2018年-2020年 , 第四范式期分别亏损了3.72亿元、7.18亿元、7.5亿元 , 2021上半年的亏损大幅扩大至11.87亿 , 高于2020年全年亏损 。 在三年半时间里累计亏损30亿元 。
【AI财经社|3年半亏损30亿,五大银行共同投资,AI独角兽第四范式冲刺上市】从金融行业切入的第四范式 , 目前的AI智能服务已拓展至零售、制造、能源电力、电信及医疗保健等行业 。 2020年6月底 , 第四范式宣布与A股万亿巨头宁德时代达成合作 , 要将AI决策能力注入到宁德时代生产制造的各环节中 。 相比其他AI企业 , IPO后拥有更广阔前景的第四范式值得期待 , 但是在估值高、泡沫大的AI行业 , 也要去思考如何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 , 解决造血难题 。
推荐阅读
- Top10|中国十大科技富豪2021创最惨纪录:财富蒸发5000亿元
- 运营|Yiwealth面向百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百万元智能内容产品及服务,打造财富管理行业智慧运营新基建
- 银行|聚焦“财富管理”首届中信银行APP节全程直播
- the|反垄断下狂“敛财”?美国五大科技公司年营收有望达到9万亿
- 信息|财报识别系统教你怎样做好金融信贷审批工作!
- Top10|2021年财富增长最快十大富豪:马斯克增加1098亿美元居首
- 销售额|【行情】OPPOFindN折叠屏首销战报出炉 7699起新任理财产品?
- 人物|马斯克称未采取避税手段,财富是“完全透明的”
- 人物|马斯克:我的财富完全透明 我的纳税非常简单
- AMD|AMD领跑2021年半导体行业增长, 前17名中只有英特尔出现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