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航天医学研究 关注失重对航天员身体影响

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 , 是保证航天员长时间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基础条件 。 神舟十二号三个月的长期驻轨飞行 , 对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影响 。 为消除失重环境给航天员带来的不利影响 , 确保他们在太空驻留和回到地面后的身心健康 , 航天医学专家们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研究 。
采访人员 王俊康: 我现在就是在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在这里我刚刚换上一身紧身的运动服 , 我将体验步态测试 , 这个项目是航天员在飞行前后进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测试项目 , 主要是检测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站失重对人体步态的影响 。

失重|航天医学研究 关注失重对航天员身体影响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戴小倩: 我现在往您身上贴的就是测试用的MARK点 , 用来记录您步态测试时的运动轨迹 , 它的位置刚好在您的骨性标志点上 , 把您各关节活动的轨迹捕捉下来了 。 通过分析他飞行前后的一个步态变化 , 我们来分析航天员在失重过程中肌肉功能的变化 , 神经控制的变化 。
长期失重环境 肌肉骨骼缺刺激易萎缩
航天员在空间站里长期处于失重环境 , 没有了地球重力的束缚 , 肌肉骨骼长时间处于缺少重力负荷刺激的“轻松”“悠闲”状态 。 对抗重力的肌肉尤其是背部和下肢肌肉会发生萎缩 , 为了研究长期失重环境下肌肉萎缩的变化规律和防护措施的效果 , 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中专门设置了这类研究项目 。

失重|航天医学研究 关注失重对航天员身体影响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戴小倩: 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是我国首次的长期在轨飞行 , 我们这个项目也是我国第一次在长期失重下对航天员进行下肢生物力学研究的这么一个项目 。
建立失重条件下人体运动数学仿真模型
据了解 , 航天医学专家们已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开展多项测试 , 为在轨肌萎缩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 。 他们还结合在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首次建立失重条件下人体运动数学仿真模型 , 为我国将来失重模型防护的措施的优化和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

失重|航天医学研究 关注失重对航天员身体影响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曲丽娜: 防护有更好的效果 , 或者是防护评估能够得到更加精细的一些评估 。 我们要在轨采集航天员在跑步或者是蹬踏自行车情况下的他的一些下肢肌肉的一些生物力学的一些变化 , 这样就更加精准的去评估他的肌肉的一些功能 。
航天医学领域14项实验已全部做完一轮
截至目前 , 执行神舟十二号任务的三名航天员 , 已在太空家园中生活了两个月 , 航天医学领域所计划的14项实验已经全部做完一轮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 航天员将与地面研究人员密切配合完成所有神舟十二任务中的医学研究 。

失重|航天医学研究 关注失重对航天员身体影响
文章图片

【失重|航天医学研究 关注失重对航天员身体影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 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 吴大蔚: 瞄着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关于细胞学相关的这个研究 , 我们也做了一些前瞻性的验证 , 他们自身的这些健康的维护 , 定期的一些人自身的这些相关的检查 , 医学的一些检查 , 一些保障性的工作 , 失重防护的锻炼 , 这些工作他们每天都要按计划开展 , 这是为了保证他们在太空当中更健康、更安全的工作和生活 。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 王刚 李晓东 王俊康 张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