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中国移动邵松:手机摄像头将向全功能、全场景、全覆盖“进化”
随着5G网络的深入覆盖 , 以及5G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 如今中国智能硬件市场已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根据行业分析机构IDC的预测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3.8亿台 , 比2020年增长7.7% , 其中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长6% 。
访问:中国移动官方旗舰店
当国内各大厂商纷纷布局智能领域 , 智能硬件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大众关注 。作为智能硬件产品发展“风向标” ,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每年推出两期的《中国移动智能硬件质量报告》会对5G手机等众多品类应用终端进行深度评判 , 为产业各方和消费者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 同时也直观地呈现出中国终端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与产业变革趋势 。
8月24日 , 《中国移动2021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第一期)》(以下简称为《报告》)发布 。此次《报告》基于第三方视角 , 全面关注技术成熟、质量提升、业务丰富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提升 , 对5G手机、手机游戏、手机摄像头、WiFi6路由器、视频彩铃、云游戏等品类应用终端进行深度测评 。
其中 , 针对手机摄像头评测部分 , 采访人员专访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品质保障部邵松 。据了解 , 邵松曾负责多期《报告》的手机拍照和vlog评测工作 , 此次他主要负责手机摄像头专题评测 。
解密评测过程:13大主观场景、8大客观指标
在邵松看来 , 随着智能手机高像素、多摄像头技术的普及 , 手机摄像头性能不断提升 , 技术不断演进 , 高倍变焦、超级广角、HDR、超级夜景、超级防抖、微距拍摄、人像美颜及背景虚化等技术亮点层出不穷 , 厂商把手机摄像头性能作为产品重要宣传卖点与技术制高点 。
为给关心手机摄像头性能的用户提供技术指南及参考 , 本次中国移动针对6款市场热门高端旗舰机型的拍照及视频拍摄表现分别进行评测 , 前期共拍摄了600张照片、300段视频 。评测过程中 , 团队设置了13大典型主观拍摄场景(如夜景、变焦、广角、人像、微距等)下的89个细分场景 , 以及8大客观指标维度(如灰阶、白平衡、分辨率、边缘畸变等)50个分项 , 便于对手机的摄像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评测及排名 。
文章图片
其中 , 以主观场景为例 , “评测过程中 , 我们团队会针对主观场景划分出顺光、逆光、夜景三个光线条件维度以及正常、广角、长焦三个焦距维度 , 并形成一个3×3的矩阵场景组合 , 至少包括9种场景 , 此外还会加入微距、对焦、动态抓拍等场景 。基于这一完整全面的体系 , 我们会对摄像头在每个细分场景下的表现进行打分 。”邵松表示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准确 , 参与打分的成员会进行前期培训 , 了解在不同场景下应该重点关注哪些细节 。比如针对夜景模式下的照片 , 成员们会关注清晰度、噪点等 。而针对人像虚化模式下的照片 , 团队会着重关注头发等部位的细节 , “因为有时背景和头发颜色接近 , 手机可能会把部分背景识别成头发 , 这就导致画面中的头发会多出一小部分 。” 邵松解释道 。此外 , 在打分过程中 , 参与评测的照片会隐去来源 , 各成员盲打出的分数也将进行加权平均 。
除了评测手机的拍照效果 , 邵松的团队也会基于3×3的评测体系为视频拍摄效果进行打分 。但邵松也坦言 , 与评测照片相比 , 在评测vlog的过程中 , 团队还会关注一些其他的维度 , 比如流畅性、防抖效果等 。“我们实验室里专门有一部振动台 , 通过模拟汽车、轮船行驶等运动状态 , 来测试手机的防抖性能 。同时 , 我们也会人工去测试 , 在跑步、走路、上下楼梯过程中进行拍摄 , 并比较手机摄像头在不同场景下的防抖效果 。”
手机摄像头发展趋势:全功能、全场景、全覆盖
在负责多期《报告》的手机摄像头评测后 , 邵松认为 , 近年来手机的影像能力正在稳步提升 。手机厂商不仅注重硬件的升级 , 比如在高倍变焦、超级防抖等方面的表现 , 同时还注重软件AI的优化创新 , 通过自动跟拍、路人模式等大幅提升拍摄效果 。
文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 厂商们不断加强与光学制造商的合作 , 通过采用更高品质的摄像头来提升用户的影像体验 。“比如vivo和蔡司、华为和徕卡、一加和哈苏的合作 , 这些手机厂商会在前期研发调试、后期质量管控等过程中参考相关光学制造商的标准 , 并通过对方的认证测试 。因此 , 这些手机厂商的影像能力也会不断进步 。”
但邵松也表示 , 在与光学制造商们合作的同时 , 手机厂商们还应根据目标受众进行摄像头的优化 。“对于一些影像方面的客观维度 , 比如紫边情况 , 这类问题肯定是越少越好 。但是在亮度、对比度、色彩渲染等主观维度方面 , 每位用户的审美都不一样 , 所以厂商应该更多地去关注特定目标人群的特征与喜好 , 据此进行优化创新 。”
针对摄像头优化后的相关成果 , 邵松认为 , 厂商们应对其使用技巧多加宣传 。“目前大部分的普通用户对手机的摄像头还不是特别了解 , 可能大多是一些发烧友或者专业人士去使用那些较为专业的功能 。所以厂家们可以多宣传 , 比如在用户手册或者公众号上普及一些使用方法和技巧 , 这样能够调动起用户们使用摄像头的积极性 , 让他们更充分地使用新功能 。”
展望未来 , 邵松表示 , 与拍照相比 , 今后视频拍摄之于手机摄像头的权重会更高 , “以前 , 我们可能更多地用手机去拍照 。但在如今的5G时代 , 我们通过手机拍视频、看视频的频率越来越高 , 那么在视频拍摄过程中 , 如何更好实现防抖、美颜等功能 , 对于厂商而言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优化的空间 。”
在他看来 , 手机摄像头的另一个发展方向为全功能、全场景、全覆盖 。“现在的摄像头功能已经很强大了 , 甚至可以实现诸如显微镜的众多功能 。厂商如果还想继续再投入的话 , 那么应该需要提供比较终极的体验了 , 比如在3×3维度场景覆盖下 , 完全实现超级夜景感光、高动态范围(HDR)、防抖等性能优化 , 让手机摄像头在每个场景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
【China|中国移动邵松:手机摄像头将向全功能、全场景、全覆盖“进化”】同时 , 手机摄像头的相关技术将来也有望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 。“对于无人机、智能门铃、无人驾驶等智能设备而言 , 可以借鉴并引入这些摄像头光学传感技术 , 从而能在一些工业场景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并创造更多价值 。” 邵松说 。
推荐阅读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 卡多|中国移动被迫终止加拿大业务:所有服务停止,2022年1月5日起停运
- China|中国移动加拿大子公司宣布停止运营其CMLink业务
- 该公司|中国移动加拿大子公司 CMLink 宣布于 2022年1 月 5 日起停止运营
- China|中移金科“和包”月活用户破亿 SIM PAY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 CHINA|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404次飞行
- 视频|中国移动联盟优品店炸裂来袭!惊喜一触即发!戳视频一探究竟!
- CHINA|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 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China|中国移动被弃购超7亿创纪录,近10年最大IPO会破发吗?
- China|中国移动回A上市遭弃购超7亿 超两年前邮储银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