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产业大脑”赋能智能化生产

小小塑料颗粒通过功能强大的注塑机变身空调外壳 , 仅耗时38秒 , 效率提升50%;外壳从注塑机流转到烫印机 , 灯光闪烁两次 , 40秒就完成面板商标烫印 , 效率提升56%……这是采访人员在奥克斯家电集团宁波鄞州姜山制造基地塑料分厂生产车间看到的一幕 。
在浙江省宁波市 , 类似这样充满科技感的“未来工厂”在越来越多传统制造业中兴起 。 在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5G通信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组成完美搭档 , 铜制板材经过检测平台时 , 任何细小的问题都会被摄像头精准捕捉 , 并以5到8毫秒的反应速度呈现到大屏幕;康赛妮集团联合德国西门子打造的全行业首家智能“黑灯”无人工厂 , 可年产1500吨高档羊绒纱线……截至目前 , 宁波已有省级“未来工厂”(含培育、试点)累计8家 , 市级16家 。
“未来工厂”稳步发展 , 是宁波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的缩影 。 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 数字经济系统的核心架构是“产业大脑+未来工厂” 。 产业大脑是连接政府与市场的桥梁 , 是全面掌握、分析、研判、预警的“智慧大脑” , 也是描绘经济运行态势 , 洞察产业链状况 , 辅助政策落地、产业发展的“最强大脑” 。
在产业大脑建设过程中 , 宁波坚持边谋划、边推进、边总结 , 形成了市县联动、试点先行、协同推进的建设模式 。 今年6月 , 浙江省公布的首批30个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揭榜挂帅”项目中 , 宁波负责牵头建设5个行业产业大脑 , 涉及化工、模具(金属)、服装、智能家电、文体用品优势领域 。
眼下 , 宁波正加快产业大脑建设步伐 。 以服装产业大脑为例 , 得益于数字化改革的先行先试 , 海曙区已上线了产业地图、运行分析、产业链图谱、亩均效益、企业画像等6个模块 。 随着功能的完善、扩展 , 服装产业大脑在海曙区试点的基础上 , 逐步赋能全市乃至浙江全省的服装企业 。 而化工产业大脑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 其中启动化工园区数字化平台作为产业大脑政府侧的创新应用试点 , 为浙江省化工产业大脑建设提供宁波模板 。
按照《宁波市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 明年宁波产业大脑将试点扩面 , 在3到4个优势行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大脑应用 , 建成一批具有宁波特色和代表性的应用场景 。 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将覆盖更多领域 , 到2022年底宁波数字经济系统基本建成 。
宁波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不断加码 , 成效初显 。 数据显示 , 今年上半年 , 宁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735.5亿元 , 同比增长39.6% , 其中数字制造业、数字服务业增速分别达到42.6%、27.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0% , 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6.9个百分点 , 半年度规上工业产值首破万亿元 。 经济恢复带动投资增长 , 上半年宁波工业投资日均额近3亿元 , 其中 , 技改投资占六成 , 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成为新热点 。
【试点|“产业大脑”赋能智能化生产】作者:郁进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