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美媒惊叹:中国空间站好比“生活在别墅里”

美国太空网站8月24日发表文章《中国的空间站》 , 全文摘编如下:
中国正在近地轨道建设一座空间站 。 今年4月 , 中国发射了天和核心舱 , 它是这座空间站三个舱室中第一个发射升空的 。 中国计划在2022年底完成空间站建设 。
中国空间站将比国际空间站小得多 , 后者有16个舱室 。 中国空间站还比国际空间站轻 , 后者在最近增加了俄罗斯的“科学”号实验舱之后 , 重量达到450吨 。
16.6米长的天和核心舱拥有对接口 , 可以对接神舟飞船和天舟飞船 , 以及迎接未来发射的两座实验舱 。 一个大型机械臂能够帮助“梦天”实验舱和“问天”实验舱进行对接并在航天员太空行走时提供辅助 。
天和比中国过去十年发射的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实验室大得多 , 重量是它们的近3倍 , 达到22吨 。 中国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说 , 与中国此前的太空实验室空间狭小不同 , 新的中国空间站以及前来访问的太空飞船和货运飞船将扩大航天员的可用空间 , 会使他们感到“生活在别墅里” 。
天和核心舱配备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 包括循环利用技术 , 可以让航天员长期生活在轨道上 。
中国表示需要11次发射才能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设:3次发射舱室、4次发射航天员、4次发射提供货物和燃料的天舟飞船 。 前3次发射——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和神舟十二号——已经顺利完成 。
一旦建设完成 , 中国空间站还将配备一座类似哈勃的太空望远镜 。 该望远镜将与空间站共轨飞行且能够进行维修、维护和升级 。 这座名为“巡天”的望远镜镜面直径为2米 , 与哈勃相近 , 但视场面积是哈勃的300倍 。
为了能够建造和运营载人空间站 , 中国首先需要测试至关重要的空间站系统 , 包括生命保障系统和飞船以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在轨交会对接的技术 。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 中国在2011年发射了8.5吨重的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 , 后来又发射了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和神舟九号、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在轨对接 。 经过升级但大小相近的天宫二号在2016年发射 , 神舟十一号的两名航天员在其中生活了一个多月 。
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将负责空间站建设工作 。 2023年左右开始将进行一系列运营阶段的任务 , 每期持续3至6个月 。 航天员将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及航天新技术等研究方向的实验 。
【核心|美媒惊叹:中国空间站好比“生活在别墅里”】[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