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杂志日前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蝙蝠幼崽发出的声音具有人类咿呀学语的主要特征 。 研究指出 , 蝙蝠幼崽与人类一样 , “咿呀学语”在发育初期就开始了 , 且具有明显的重复性和节奏性 。
德国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动物行为研究员Ahana Fernandez与同事在中美洲雨林中跋涉时 , 持续听到一种不寻常的声音:尖锐、重复的唧唧和吱吱声 。 他们发现 , 这些声音来自大银线蝠幼崽 , 尽管它们听起来与人类婴儿的咿呀学语并不相同 , 但Fernandez与同事怀疑这两者可能有共同之处 。
行为生态学家、论文合著者Mirjam Kn?觟rnschild说:“尽管这种行为似乎很像人类婴儿的咿呀学语 , 但科学家尚未正式比较这两种行为 。 ”因此 , 科学家向研究婴儿语言发育的专家寻求建议 , 列举出人类咿呀学语的主要特征 。 结果发现 , 大多数婴儿的咿呀学语似乎是缺乏语义的 。 Kn?觟rnschild说 , 婴儿的咿呀声并不是为了表达要食物或不适 , 似乎更像是玩耍 , 即使他们独自一人时也会这样做 。
随即 , 研究人员在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的雨林中连续数周记录来自8个不同群落的20只蝙蝠幼崽的叫声 , 最终得到了5.5万个蝙蝠幼崽的音节数据 。 由于人耳不能完全适应蝙蝠的声音 , 而且有些频率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 , 研究人员只能用电脑将声音进行视觉呈现 。 Fernandez说 , 有一部分声波图形是便于观察的 , 像心电图一样有明显的波动 , 但有些却像一团乌云 。
在分析了这些音节后 , 研究人员发现蝙蝠学语与人类婴儿学语具有共同特征:不断重复、缺乏语义、具有一定的节奏等 。
实际上 , 成年雄性大银线蝠会发出复杂的“歌声” , 就像鸣鸟保卫领地和吸引配偶时发出的声音 。 这些声音由25个不同的独特“音节”组成 。 而大银线蝠幼崽一遍又一遍地发出这些音节 , 似乎是在为它们有一天能将这些音节“串成完整的歌曲”而练习 。
由于第一次做这样的研究 , 录音中的5.5万个音节都必须手工分类 。 未来 , 研究人员打算利用机器学习继续分析这一数据库 。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蝙蝠研究员Sonja Vernes称 , 这项工作使关于哺乳动物发声学习的研究有了更多新选择 。 她指出 , 蝙蝠可能成为研究哺乳动物发声学习和发展的理想动物模型 。 (梁嫒 陈欢欢)
【声音|蝙蝠幼崽也会“咿呀学语”】[责任编辑: 张梦凡 ]
推荐阅读
- 语音|广发信用卡打造智能“好声音”,语音机器人服务人次过亿
- 声音|魏晨分享视频感谢粉丝,手机录视频无修音唱歌,瘦到面部凹陷
- 声音|捷波朗Jabra Elite 7 Pro体验:给世界按下静音键
- 声音|刚刚发布!急招有声书录制工作学员,不限经验,可兼职!
- 定义|【智库声音】美国《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概念先导!重新定义AI风险,指出管理框架的灵活可选性
- 声音|「视频评测」神仙大屏联手JBL稳坐客厅一番位,苛刻耳朵一秒沦陷
- 变革|余胜泉:智能时代的学校课程变革,要用心倾听技术与未来的声音
- RaaS|【智库声音】《2021网络安全威胁图谱》9大威胁发展趋势,疫苗信息与供应链攻击成新热点
- 来自|NASA 朱诺号捕捉到木星最新图像,并录下来自木卫三的声音
- 项目|中国月壤研究刷新探索月球见解(海外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