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四川:“数字经济”让种地“科技感”满满

新华社成都电(采访人员陈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 , 眼下正是芒果成熟的时节 。 这里是仁和区芒果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域 , 只见漫山遍野的芒果树 , 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条 。 在数字化的智能控制室里 , 工作人员在触摸屏上点了几下 , 就能远程精准控制喷灌、滴灌 。
这是四川将“数字经济”融入农业的一个缩影 。 在混撒拉村的田间地头 , 类似这样充满“科技感”的东西还有不少 。 就拿灭虫来说 , 过去农民戴着口罩、背着药罐喷农药的景象不见了 ,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外形与“路灯”相似的装置 , 上面还有几块太阳能电池板 。
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邹胜洪介绍 , 这是太阳能杀虫灯 , 属于自动化虫情测报系统的一部分 。 这套虫情测报系统利用光、电、数控等技术 , 对虫体实现远红外自动处理 。 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 , 太阳能杀虫灯就能自动完成诱虫、杀虫等作业 。
更新奇的是孢子捕捉仪 , 这种仪器看上去就像个小亭子 。 “芒果上的白粉病等 , 会产生病害孢子 。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水利与农机所副所长虎海波说 , “孢子捕捉仪通过捕捉空气中的病害孢子 , 并利用物联网技术传输数据 , 我们就能知道空气中孢子数量有多少 , 从而起到预报作用 。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农业大省四川正在加快发展数字农业 , 释放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 , 重点是推动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精准监控土壤墒情、作物苗情、病虫害情、自然灾情等 。
混撒拉村周围干旱缺水、山地地形复杂 , 果农及时掌握气象情况非常重要 。 为此 , 当地专门建立2个气象站 , 又在各处布置28个土壤墒情传感器 , 监测风速、雨量、温度、湿度等 , 将这些数据实时传送到仁和区农业大数据中心 , 进行汇总分析 , 从而让田间管理有了精准参考 。
庄稼种得好 , 更要卖得好 。 在农产品销售端 , 数字经济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在四川眉山 , 20多万户农民以订单方式为泡菜企业种植原料 , “不值钱”的萝卜、青菜经过发酵变成泡菜 , 立即身价倍增 。 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是眉山一家泡菜企业 , 入驻当地数字经济产业园之后 , 园区为企业提供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 , 助力企业生产更畅销的特色产品 。 在数字经济助力下 , “老坛子”近两年销售额不断创新高 。
【芒果|四川:“数字经济”让种地“科技感”满满】“我们推动郫县豆瓣、眉山泡菜等特色食品产业数字化转型 , 利用大数据实现从‘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变 。 ”四川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宁方伟表示 , 四川还将加快推动川猪、川茶、川酒等优势农产品全产业链数据资源整合 ,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