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半月谈丨科研评价去痼疾,十招开刀( 二 )


科技成果评价的主要目的 , 离不开推动其转化应用 。 《意见》要求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 , 在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实施中运用成果评价结果 , 坚决反对“为评而评”、滥用评价结果 , 防止与物质利益过度挂钩 。
不搞“一刀切”
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 , 是《意见》另一个亮点 。 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类型成果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和专家 , 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
【评价|半月谈丨科研评价去痼疾,十招开刀】如果说 , 完善分类评价体系是从源头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老难题 , 那么 ,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 , 则从终端亮出实招 。 《意见》第10条要求 ,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有关资产评估管理机制 ,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尽责担当行动 ,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建立成果评价与转化行为的负面清单 。
需要注意的是 , 目前 , 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的科技成果需要按照国有资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 涉及评估、审批、备案、问责等多个问题 。
针对此 , 《意见》鼓励科研单位探索建立负面清单 , 在未牟取非法利益前提下 , 可免除科技成果交易定价、自主决定资产评估等方面相关决策责任 , 消除了高校院所、国有企业担心国有资产流失的顾虑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