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莫奈分别于白内障前后绘制的日式桥 , 差异显著 , 图片来自wiki
囿于不发达的医疗水平 , 抗拒手术的莫奈始终没等来更有效的医治方法 。 当时的白内障手术只能直接摘除患眼的晶状体 , 而人工晶状体的发明要等到20世纪40年代 。 1923年 , 82岁的莫奈终于同意在右眼进行手术 。 色彩的世界似乎失而复得 , 但这次有所不同——失去晶状体庇护的右眼 , 却意外获得了感知紫外线的特殊能力 。
人眼可见波长在400nm~780nm之间 , 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在可见波长之外 。 事实上 , 人类感知蓝色光波段的视锥细胞对紫外线也有一定感受能力 , 只是并不发达 , 且晶状体会阻挡绝大部分紫外线进入视网膜 。 自然界中 , 出于不同的生存策略 , 多种生物的视觉系统拥有发达的紫外线感知功能 , 包括许多鸟类和昆虫 。 例如蜜蜂会在花朵上看到人类看不见的图案 , 它们像停机坪一样指引着蜜蜂降落、授粉 。
本文图片
紫外线摄影技术下的一些植物会显现人眼通常无法看见的图案 。 ? Don komarechka
没人知道莫奈的右眼究竟看到了怎样光怪陆离的图景 , 但得益于他的作品 , 学者可以大致推测出那是什么样 。 莫奈分别用左右眼在他的房子后面画下了两次相同的场景 , 左眼的画面依然被白内障带来的昏黄笼罩 , 而右眼中的图像充斥着浓烈的蓝紫系色彩 , 不同于我们平时在自然中所见的任何一种 。
本文图片
【莫奈作品|这位画家眼里的世界与众不同,原来是因为这个“超能力”……】
本文图片
莫奈的《从玫瑰园看到的房子》 , 以两只眼睛的视角分别呈现 , 图片来自wiki
与朋友的信件往来中 , 莫奈数次抱怨眼疾带给他的扭曲视觉 , 哪怕在术后佩戴了医生提供的专用眼镜也不能带来太多帮助 , 并曾在痛苦中毁坏自己的作品 。 随着科学的发展 , 人们在接近莫奈的诡谲色彩世界真相的同时 , 或也能从更本质的角度体会艺术作品的存在意义 。 它们像时空胶囊 , 不仅记录了迥异的场景 , 也浓缩了一段段人生的跌宕起伏 。
紫外线改变了莫奈眼中的色彩 , 也同样拓宽了我们的科学视野 。 借助特殊的摄影技术 , 我们得以更接近莫奈右眼中的神秘世界 。 紫外线摄影技术(uv photography)可以拍摄到普通摄影拍不到的紫外线下的图像 , 主要可分为反射紫外线摄影和紫外线诱导荧光摄影两类 。
推荐阅读
- 人物|89岁教授起诉知网胜诉后作品遭下架 考虑将恢复文章作为维权的诉求之一
- 文化|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进故宫
- 传统|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首次走入故宫博物院
- 文化|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入故宫博物院
- 模型|57项参赛作品获奖 贵州省第三届建筑信息模型大赛颁奖大会举行
- 作品登记|区块链为知识产权保护打开一扇窗
- 国家|荣耀 X30 正式发布,荣耀影像计划 2021 获奖作品同步出炉
- 摄影|征稿启事 | 「协力&适应」 理光、海大、富图宝邀请大家投稿2021年度作品
- 生活|有“研”又有“颜”!这位本科生不简单
- 麻将|一次捐出一个亿 这位教授生财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