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入故宫博物院


文化|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入故宫博物院
文章图片

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入故宫博物院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12月19日电 (采访人员 高凯)青海地区的学生用古老的掐丝珐琅工艺 , 把当地特有的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 北京的同学接力 , 在电脑制图、激光雕刻、模块化编程、硬件组装、植入声光效果等工序后 , 一个动态展台就此诞生——19日 , 在由科技日报社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暨第二届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现场 , 这件小作品等上大舞台 。 它们和其他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一道 , 进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天工惜物——文化自信与可持续发展青少年作品展” 。
据了解 , 这是第一个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青少年作品展 。

文化|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入故宫博物院
文章图片

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入故宫博物院 主办方供图
今年 , 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的近万名大、中、小学生 , 将目光聚焦于“文化自信与可持续发展” , 设计并制造了多种形态的作品 , 再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工细作的可持续发展智慧与技艺 。
此次活动中 , 东西部学校、老师和同学手拉手结对子 , 共同学习 , 交流互鉴 , 合作参与 , 描绘了一幅青少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时代画卷 。 画面上 , 有贵州铜仁的楼上村明式古村落生态奇景 , 有遗落在青海湟中的掐丝珐琅技艺和源自塔尔寺酥油花技艺的面塑作品 , 还有以甘肃敦煌莫高窟藻井纹饰为装点的“一带一路”图卷……青少年打破常规 , 用心发掘、潜心创造 , 用人工智能、AR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让这些来自民族地区、边远乡村的文化瑰宝一一展现 。
据介绍 , 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依托现代科技手段 , 不断激发历史文化内在活力、彰显生命力 ,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发扬光大 。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当日致辞时表示 ,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和文物 , 很多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规律 , 不断利用科学技术去适应环境 。 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 故宫博物院也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面做出大量努力 , 希望引导观众感受环保价值 , 主动践行零废弃的生活理念 。
【文化|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入故宫博物院】
文化|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入故宫博物院
文章图片

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入故宫博物院 主办方供图
王旭东说 , 青少年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开拓创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 故宫博物院在充分挖掘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 , 不断加强与大、中、小学的合作 , 积极开展各类院内外的教育活动 , 拓展教育项目的内容和形式 , 持续向广大青少年观众传递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