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剧本杀”:社交“新宠”成产业,能走多远看格调( 二 )


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学附近的一栋写字楼,聚集了22家“剧本杀”店 。
小罗是其中一家店的DM,附近高校的学生、互联网公司员工是他接待的主要客户群体,“当然也不限于这些群体,店里目前接过的平均年龄最小的顾客群体是一些七八岁的小学生,年龄最大的是四五十岁的叔叔阿姨 。”
很多家长愿意让孩子来参与,为的是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在娱乐活动中增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思维 。
“我之前带过的‘孩子场’都是七八岁的小学生,有的拿到剧本之后字还认不全,我还会帮他们认字,而且他们对于剧情的理解也不太到位,需要我全程给他们讲,一场下来我相当于给他们讲了四个多小时的故事,想来也挺有趣 。”小罗回忆说 。
真实社交,受年轻人追捧
“剧本杀”,顾名思义需要有好的剧本 。
作为国内“剧本杀”最早发轫的城市之一,杭州聚集了大量相关从业者 。愔音曾是一名教师,现为杭州市海棠无香发行工作室主理人,工作室主要从事剧本内容的创作与剧本的发行 。
“‘剧本杀’产业链包括了作者、发行方、店家、玩家四个环节 。”愔音说,在这个链条里,作者负责剧本创作,呈现出一个初步的故事背景、案件细节与游戏流程,同时通过设计人物单人背景故事,打造一个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 。
剧本创作初步完成后,发行方的监制会对剧本进行全方位把控,同时将剧本进行五六次内测 。经过多次调整与修改,剧本成熟度达到80%至90%,才有机会进入市场销售 。
在培训和指导剧本创作者方面,“推理大师”微信公众号创始人、“剧本杀”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梦池颇有心得 。2017年底推出的线上推理游戏公众号“推理大师”,截至目前已累计1300万人次使用 。2020年2月,“推理大师”的第一家线下门店在北京开业,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模式 。
“推理大师团队在剧本创作上有专业的监理来指导剧本方向 。”王梦池说,有很多网文作者、编剧想要跨界成为“剧本杀”作者,他们的文笔与故事创作能力都非常强,只不过缺乏“剧本杀”创作经验 。
通过监制的引导以及大众玩家的反馈,作者能迅速成长,基本上两到三个月就可以成为一个专业写手 。“我们在平台上线一个剧本,可能一天就有几万人看到这个剧本,大量评论给作者及时的反馈,作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 。”王梦池说 。
美团《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杀”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50亿元,消费者有望达940多万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专职和兼职两类剧本创作者,作者往往与发行方进行事前约定协商,共同拟定剧本收入的结算方式 。“目前来看,主要有分成和买断两种方式 。”愔音介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