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计划|雷洁红:给“人造太阳”充电( 三 )


在迟疑了一段时间后 , 雷洁红决定坚持下去 。 她说:“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 , 我觉得有些事情不能太注重别人的想法 , 只要认定事情做出来是有意义的 , 就应该坚持去做 。 ”
在博士生导师唐永建老师的带领下 , 雷洁红决定坚持 , 博士毕业后 , 她选择在ICF领域内继续深研 , 当时 , 工作地西华师范大学没有实验专用的大型物理设备 , 于是 , 雷洁红就和学校领导以及博士生导师协商 , 让她能在每周上课之余 , 回到九院继续进行实验 。
两边跑的日子很辛苦 , 但雷洁红说:“虽然遇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 但当时更多的想法还是怎么克服 , 解决问题 , 而不是放弃 。 ”也是在坚持不放弃的日夜里 , 雷洁红做出了瞩目的科研成果 。
前期在开展激光装置上的靶物理实验研究时 , 雷洁红获得了靶物理实验的关键数据 , 基于这些数据 , 她做了大量ICF靶丸燃料和靶丸结构设计的相关研究 , 在靶丸结构设计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 。
后来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针对ICF靶中氚的来源和氚的自持问题 , 她创新设计了具有氘氚化锂薄膜涂层的新型ICF靶 , 这个新型的ICF靶型突破了近10年来靶聚变燃料容量的填充瓶颈 , 可在不增加点火靶容积和充气压力的情况下提高聚变燃料容量 , 首次解决了靶聚变燃料中氚的自持问题 , 对下一步开展先进靶丸的研制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 这项研究成果也得到了ICF靶制备领域多位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雷洁红同志首次提出了氘氚化锂薄膜涂层的先进设计理念 , 突破了靶聚变燃料容量的填充瓶颈 , 获得了极具创新性的成果 。 ”
最近 , 雷洁红在研究中发现 , 要在实验中实现制备具有氘氚化锂薄膜涂层的新型ICF靶 , 有一个重要的技术难题必须解决 , 即氢化锂的水解 。 她解释说 , 氢化锂的化学活性很强 , 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释放出氢气 , 在装填氘氚化锂薄膜涂层的新型ICF靶时 , 必须解决氘氚化锂薄膜涂层的防护问题 , 否则 , 氘氚化锂一旦反应水解 , 氘氚化锂的DT密度降低 , 新型ICF靶将失去本来的效用 。 因此开展新型ICF靶聚变燃料防护膜的设计研究对制备有氘氚化锂薄膜涂层的新型ICF靶具有重要意义 , 是解决ICF聚变反应中氚的来源和氚的自持问题的先决条件 , 同时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组装等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未来 , 雷洁红希望在ICF方向继续做大做强 。 虽然目前所在工作单位的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和人员配备等条件有限 , 但她还是会延续过往的工作经验:兵来将挡 , 水来土掩 。 也许 , ICF的前行之路依然荆棘丛生 , 但在ICF方向摸爬滚打多年之后 , 雷洁红已然无畏无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