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警惕未成年人掉进手游“陷阱”( 三 )


刘女士询问后得知,小郭因好奇下载了一款手游,为了获取更高等级的装备,他开始往游戏里“氪金” 。
根据游戏公司条款,未成年人玩家每月充值上限为400元 。为绕开监管,小郭用刘女士的身份证开了游戏账户,关联母亲的微信号码,在游戏内用微信充值购买游戏币或装备礼包,再赠送游戏账号 。
刘女士立即拨打官方客服电话,交涉未果,刘女士无奈报警,并向惠山区人民检察院的“惠佑未来”平台报告了这一情况 。在检察官和警官的帮助下,他们提供详细证据,最终依法追回2700余元 。
然而,家长维权退费之路不尽相同 。朱思东介绍,惠山区另一位家长因未成年的儿子私自充值游戏1万多元,家长与游戏公司交涉多次,因未能完整提供微信交易、聊天记录等证据,最终没有退费 。
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至今,江苏南通的郁女士对让儿子接触手游仍深悔不已 。2018年8月30日凌晨,她13岁的儿子坠楼身亡 。
坠楼前,儿子沉迷一款热门手游 。郁女士专门了解了这款游戏,无论是周围建筑、自然风貌,还是玩家使用的子弹、枪械、车辆,都是写实风格的画面处理 。为了省时,游戏角色会时常翻窗从数层楼或山上跳下来 。游戏中,这种行为并不会直接导致角色死亡 。
悲剧的发生是家长压根儿想不到的 。很多孩子在家长面前是性格内敛、孝顺懂事的乖孩子,在游戏中却是“霸道总裁”“仗义侠客”,他们在手游社交中呈现出了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极端性格 。“近年处理的案件中,像这样的未成年人有不少 。”张雨琦说 。
当下,网络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新闻出版署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 。
无锡惠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刘媛媛表示,青少年沉迷网游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 。家庭、学校也应负起监管责任,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玩手游和网络社交的过程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 。”张雨琦建议,游戏平台要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功能优化,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相应的游戏及社交限制;社交平台则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传输信息的甄别,多方联动,坚持打击与保护相结合,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