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李佳蓬《青年世代》:一个由青年人主导的未来世界会更好吗( 二 )


从世界近现代史的整体维度观察 , 胡桑认为 , 青年人逐步成为了社会实践的主体 。 胡桑谈到 , 青年人拥有最强的社会生产力 , 有着最旺盛的欲望 , 但也正因为年轻阅历浅的缘故 , 容易受到蛊惑和利用 , “就像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青年运动 , 年轻人本来是要反抗老一代陈腐制度的 , 结果却被利用牺牲了自己的热血 。 ”
三三认为 , 小说中对青年和老年的刻画实则延续了当下许多现实问题的思考 , 在三胎政策、老龄化等社会性话题下 , 代际矛盾或许会成为一个很强的社会聚焦点 。

社会|李佳蓬《青年世代》:一个由青年人主导的未来世界会更好吗
文章图片

《青年世代》
文明可能互相“抱团” , 宇宙不一定是“黑暗森林”
刘慈欣的经典科幻作品《三体》中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黑暗森林”概念 , 认为一旦某个宇宙文明被发现 , 就必然遭到其他宇宙文明的打击 。 而李佳蓬的《青年世代》中提出了一个与之相反的“抱团理论” , 认为各宇宙文明间并不一定彼此对抗 , 而更可能互不干预 , 或是走向合作 。
李佳蓬知道这一概念定会遭到众多反对 , 但他仍然坚持提出了这个不一样的宇宙文明假设 。 在他看来 , 许多人把“黑暗森林”当作唯一的准则并不是件好事 , 虽然这些假设目前都无法证实 , 但科幻中的观念也应和价值观一样 , 理应受到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对待 。
虽然地球已经灭绝了许多物种 , 但人类仍然和许多物种共存着 。 李佳蓬对宇宙文明间的看法偏向乐观 , 他觉得差距过大的两个文明之间是不会存在竞争关系的 , “当蚂蚁进化出有占领地球的意识 , 人类可能早已经消失了” 。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 书中对抱团理论的提出 , 作者本质上是想去探讨人类与高级人工智能共处的可能性 。 在小说中作者设置了两种不同的人工智能 , 一种是以“Europa”为代表的无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 , 另一种是以“Adeva”为代表的拥有自主意识的高级生命体 。
实际上李佳蓬现在所做的商业投资工作 , 免不了与各种前沿科技打交道 , 这让他对AI的未来有了更加丰富的理解与想象 , 坚信未来有出现超级人工智能的可能 ,。
书中 , 他尽可能避免好莱坞科幻片的套路 , 不去泛泛而谈人类被奴役之后的情境 , 而是试图去探讨奴役这件事是否可能发生 。 “人工智能不一定要奴役人类 , 正如书中的‘Adeva’ , 它作为一个更高级的形式存在 , 有更强的能力获取更多资源 , 没有必要和人类争夺 。 ”李佳蓬解释道 。

社会|李佳蓬《青年世代》:一个由青年人主导的未来世界会更好吗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