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耳屎当做脏东西 , 每次清理耳朵都觉得耳朵瞬间通畅 。
但其实 , 从科学的角度讲 , 并不建议掏耳朵 。
本文图片
而且耳屎是种好东西 , 生来是带着保护你的使命的 。 包括眼屎、鼻屎……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好东西”到底都是哪儿来的 。
耳屎
耳屎哪儿来的?
在我们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内附有耵聍腺 , 其分泌物称为耵聍 , 俗称“耳屎” 。
我国大部分人是感性耵聍 , 呈片状 , 另有部分人的耵聍粘稠 , 为油性耵聍 , 俗称“油耳”或者“糖耳” , 不易脱出 。
本文图片
从生理功能来讲 , 耵聍可黏附外物 , 对外耳道皮肤和鼓膜有保护作用 。
本文图片
耳的解剖学示意图(图引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
耳屎要不要掏?
一般情况下 , 耵聍可随头位改变或运动 , 下颌关节的活动如咀嚼、吞咽等动作可将耵聍自行排出 。
本文图片
所以 , 正常情况下 , 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 大可不必掏耳朵 。
但若因种种原因 , 耵聍逐渐凝聚成团 , 阻塞外耳道 , 就成了耵聍栓塞 , 这个时候患者通常会有局部瘙痒感、耳闷耳胀不适 , 可同时有听力下降 , 甚至头晕 。
本文图片
外耳进水后可有胀痛 , 如果不慎感染 , 甚至会伴随剧痛 。 此时解决办法无他 , 唯有取出之 , 但切忌自己盲目瞎掏硬掏 , 损伤外耳道和鼓膜就得不偿失了 。
应该就诊耳鼻喉科在耳镜下轻柔取出 , 必要时可使用外耳道冲洗液软化耵聍或者油剂润滑后 , 使用耵聍钩轻柔取出 。
总结一句话 , 耵聍本是宝 , 没事儿别乱掏~
眼屎
眼屎哪儿来的?
我们眼睛的支撑结构之一——睑板含有大量垂直排列的皮脂腺 , 即睑板腺 , 开口于睑缘灰线后 , 其分泌的油脂随眨眼动作涂于角膜前 , 形成泪液膜脂质层 , 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
同时 , 这些油脂和进入眼睛里的灰尘以及泪水中的杂质混在一起 , 聚集在眼角就形成了“眼屎” , 也是眼睛自洁功能的表现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
- Tencent|原生版微信上架统信UOS应用商店: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