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近6米高“真”卫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它是上海研制的初样星

珠海航展上看“真”卫星 , 今年可是头一遭 。
正在举办的本届珠海航展上 , 来自上海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将一颗身高近6米的真实卫星搬到了展会现场 , 一改往届珠海航展只能看到卫星模型的展出模式 , 这成为珠海航展创办以来展出的第一个卫星实物展品 。

太阳|近6米高“真”卫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它是上海研制的初样星
文章图片

风云三号E星的初样星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图
这个身材高大的真家伙 , 就是2021年7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风云三号E星的初样星 。 风云三号E星由八院抓总研制 , 是我国第二代低轨气象卫星系列风云三号的第5颗卫星 , 也是世界气象卫星家族中的首颗晨昏轨道卫星 。
【太阳|近6米高“真”卫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它是上海研制的初样星】世界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
低轨气象卫星的首要任务 , 是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满足时间和空间要求的全球观测资料 , 提高预报时效和精度 。
目前 , 欧美业务低轨气象卫星观测时间集中在上午10点、下午2点附近 , 与我国相同 , 每6小时观测同化时间窗内全球总有2-3条轨道的卫星观测空白区 , 无法提供全球覆盖的初始观测 。
为满足观测需求 , 世界气象组织在《2025年全球观测系统展望》中提出了建立上午、下午和晨昏轨道3颗卫星组网观测的概念 。 风云三号E星的成功发射 , 弥补了卫星观测轨道(早5:30和傍晚17:30)的缺憾及观测资料的不足 。
八院透露 , 风云三号E星在轨测试工作已于7月23日正式开始 , 预计2021年底完成卫星系统测试工作并交付使用 。 目前 , 风云三号E星已与风云三号C星和D星组网运行 , 我国也因此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 。

太阳|近6米高“真”卫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它是上海研制的初样星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图
国内首次实现全能谱太阳观测
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来源 , 是驱动天气、气候形成和演变的基本动力 。 随着全球气候演变 , 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以及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 。
为充分利用晨昏轨道可以长时间连续观测太阳的优势 , 此次风云三号E星还装载了太阳辐照度光谱仪、太阳X-EUV成像仪、太阳辐射监测仪(国际比对型)等3台不同载荷开展太阳观测 , 分别从光谱、成像、辐射总量等不同方面对太阳进行全方位同步观测 , 将为科学家理解地球气候和天气变化的原因和驱动力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料 。
其中 , 太阳辐照度光谱仪是E星新增的有效载荷 , 可通过紫外、可见和红外3个通道 , 每日对太阳光谱辐照度进行测量 , 获取太阳光谱辐照特征 , 捕捉太阳活动对光谱辐照度的影响;太阳X-EUV成像仪利用太阳辐射的X射线波段和极紫外波段辐射 , 对太阳实现长期、连续、高时间分辨的全日面和低日冕成像观测 , 获取太阳高分辨率图像 , 为更准确的空间天气预报提供参考;太阳辐射监测仪通过监测太阳辐照度的变化 , 捕捉太阳活动信号 , 相比上一代产品 , 新增瑞士DARA辐射计 , 首次实现了中外仪器在轨同步观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