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纯基金会副总干事沈李立羽 , 作为“未来科学艺术展”项目发起人之一 , 深度参与了该项目发起及筹备阶段工作 。 同时 , 作为艺术、科学与哲学的资深爱好者 , 她认为 , 科学与艺术的底层逻辑都与哲学息息相关 , 她希望能够架起科学和艺术交融沟通的桥梁 , 打造一个理性思想与感性经验交互碰撞、融合的跨界项目 , 以此探讨并追究艺术、科学、哲学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 。
文章图片
锡纯基金会副总干事沈李立羽
拒绝形式 , 建立科学&艺术系统的内部链接
黎正豪谈到 , 以2019年的“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览为例 , 从展示方式来讲 , 已经把不可见的DNA变成“可见”的;把原来平面的作品变成立体的;把固定的作品变成了可移动的、可互动的 。 通过科学、跨界的方式 , 这些都得以实现 。
文章图片
锡纯基金会副总干事沈李立羽(左一)、锡纯基金会发起人李红(左二)、秘书长黎正豪(右一)与“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览展览策展人及艺术家合影
科学的发展拓宽了艺术的方向 , 也为其当代价值带来新的可能 。 锡纯基金会希望通过艺术的延伸 , 让懂科学的人爱上艺术 , 让懂艺术的人爱上科学 。 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最具声望的民间科学公益组织 , 在传播科学的过程中也希望融入艺术的呈现方式 。 锡纯基金会则致力于广泛推广美育教育 , 为社会培养艺术人才 , 提高社会审美素养 。 双方的互补式合作 , 可谓强强联合 。
在接受人民艺术采访时 , 锡纯基金会秘书长黎正豪表示 , “跟未来论坛合作已经三年了 , 我们看到最近几年很多公司都成立了科学艺术研究院 , 科学、艺术与人类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 艺术发展到今天 , 也越来越依赖科技的进步 。 艺术品的材料 , 以及艺术流派都在发生不断地变化 , 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艺术呈现形式 , 且与当下社会紧密相连的艺术思想 , 我们希望通过科学能让艺术有进一步的革新 。
“‘未来科学艺术展’希望形成两个系统的内部链接 , 而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合作 。 锡纯基金会希望双方的合作 , 可以将展览打造成全球领先的、开历史先河的、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项目” 。
作为一个公益非盈利机构 , 锡纯基金会在2015年开始与厦门大学合作 , 今年的研究成果有望进入国家社科基金;与《中国书画》杂志社合作开办中国书画大讲堂 , 由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的会员对大众进行艺术美育交流 , 目前已做了24期;与福州大学成立了沈锡纯美术馆 , 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对外合作方面 , 与澳洲中国商会共同举办中澳文华艺术之夜 , 已经连续举办三届 , 大力促进了中外艺术文化交流 。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未来|5年解决限行,李彦宏“很傻很天真”?
- 技术|无锡东亭:智慧创造生活 科技点亮未来
- Hotel|向光前行,点亮未来 -- 2022上海国际商业及工程照明展
- 携手同行|陕西华晨教育集团携手同行,共赢未来
- 趋势|[转]从“智能湖仓”升级看数据平台架构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