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 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 。 福建的菌草又一次成了焦点 。
2001年 , 菌草援助项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成功落地 , 开启了菌草援外的新元年 。 截至目前 , 以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已将菌草技术传播到106个国家 , 培训国际学员10509名 。
产业发展辟新径
作为菌草技术发明人 , 林占熺一直致力于菌草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 1986年10月 , 靠着一根钢线、20支试管和5万元 , 林占熺研究的“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药用菌试验成功 , 为解决菌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菌林矛盾”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黄国勇告诉采访人员 , 菌草技术是涵盖菌草种植、运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以及菌料加工等综合性新技术 , 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 。 其中 , 菌草的种植技术包括种植菌草治理水土流失 , 种植菌草治理荒漠、沙漠的技术 , 以及菌草的加工、处理方法等 。 此外 , 还有用菌草作培养基培育香菇、蘑菇、木耳等多种食用菌技术 , 培育灵芝、猴头菇等多种药用菌技术 。
目前 , 菌草技术已经从“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 , 拓展到菌草生态治理、饲料、肥料、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等领域 , 形成6大类创新技术体系、58项发明专利 , 建立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 在31个省份506个县(市)及106个国家推广应用 , 在保护生态的同时 , 消除贫穷并造福当地社区 。
援外减贫成样板
“在20年的实践中 , 我们创新了菌草援外项目实施模式 , 以减贫为目标 , 把技术本土化、简便化、标准化 , 让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创建‘示范中心+旗舰点+农户’的模式 , 技术进村入户 , 使当地最穷苦的群众也能参与 , 数以万计的村民增加了收入 。 ”林占熺说 。
在南非 , 菌草技术项目自2005年开始实施 , 中国专家在南非建成希德拉菌草技术研究培训中心 。 中心将技术指导与生产实践相融合 , 为农村地区失业人员提供了200多个固定工作岗位 , 培训学员507人 , 1万多户家庭从中受益 。 当地蘑菇种植从无到有、由少到多 , 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 , 2018年11月16日 , 中国政府与巴新政府签订了援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旱稻技术援助项目换文协议 。 2019年8月该项目正式启动 , 在东高地省建立示范基地 。 目前 , 菌草技术已推广到巴新8个省16个地区 , 举办技术培训班18期 , 累计培训1337人 , 推广农户8600多户 , 3万多民众受益 , 还创造了巨菌草产量每公顷853吨的世界纪录 。
推荐阅读
- 可持续发展|密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更好造福人类
- 大会|解码生命,造福未来 | 2021世界生物科技产业大会隆重启幕!
- 技术|科学家归国创业:希望利用mRNA技术研发药物和疫苗造福世界
- Europe|欧盟委员会希望推动开源软件发展 以更好地造福社会
- 座椅|他的发明,造福更多老年人!
- 文化|伯朗特3008:立志造福人类,让千年文化有血有肉
- 疫情|“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
- 光云|服务千行百业 造福齐鲁大地 山东联通加速建设智慧光云城市
- 社交|Facebook支持2Africa Pearls海底光缆项目持续扩张:致力造福30亿人
- 林占|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心心念念的,永远是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