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占|菌草造福记( 二 )


在卢旺达 , 中国菌草专家在当地示范和推广菌草技术 , 举办菌草培训班 , 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57期 , 培训学员2109人 , 培养菌草专业留学生5人 , 为当地菌草产业发展建立起核心技术骨干队伍 。 菌草已经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 , 受益者超过2万人 , 菌草技术和产品从卢旺达辐射到非洲更多国家 。
在斐济 , 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项目自2014年实施以来 , 菌草种植面积500余公顷 , 成功示范海岛菌草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培训学员1704名 , 推广农户1700余户 , 培育了一批专业农户 。 如今 , 当地菌菇已形成品牌并开始出口 , 有效缓解了当地旱季青饲料匮乏难题 , 促进畜牧业发展 。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 , 菌草技术产出高端农产品 , 为其他岛屿国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
……
“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坚定信念早已深深扎根在林占熺和他团队成员的心里 。 他说:“我努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 写在农民的钱袋里 , 为使菌草成为造福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幸福草’播撒希望的种子 。 ”
【林占|菌草造福记】国内协作助增收
在更早之前 , 菌草技术已经运用到了西北地区的扶贫之中 。 1996年 , 福建和宁夏结成帮扶对子 。 1997年 , 福建省把林占熺的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 林占熺带着6箱菌草草种 , 前往宁夏彭阳县 , 教村民种植食用菌 。 此后 , 他便带领福建农林大学菌草技术人员长期扎根在宁夏贫困山区 , 扎扎实实地做好包种包销包技术指导的工作 , 让菌草技术扶贫项目在宁夏落地生根 , 从试验示范到建示范基地再到8个贫困县大面积推广 。 一大批农户通过发展菌草生产脱贫致富 。
宁夏、甘肃、新疆……20多年来 , 林占熺带领团队在西北各省份开展菌草技术扶贫 , 并探索如何将西北地区的生态治理和菌草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 。 作为菌草技术团队的一员 , 黄国勇长期扎根西北 , 在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菌草种植和推广 , 为扶贫事业发光发热 。 20年里 , 令黄国勇最难忘的是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闽宁村 。 2000年 , 41岁的他受林占熺选派 , 担任驻宁菌草技术扶贫工作队队长 , 义无反顾地扎进了闽宁村的沙窝窝 , 和他的工作队在黄沙遍地的戈壁滩里建起了一座座菇棚 。 每每回忆起这段闽宁往事 , 黄国勇的心里总是感慨万千 。 他说:“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 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 菌草这项技术不仅能让农牧民富起来 , 还能让荒地绿起来 。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宁远镇菌草推广种植基地里长势喜人的巨菌草也是黄国勇带领团队指导种植的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这种草适合在定西的土壤气候条件下生长 , 粗蛋白含量高 , 适合牛羊吸收 。 2017年 , 他们在定西市渭源县和安定区开始试点种植了400多亩的巨菌草 , 2020年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 , 以此作为发展畜草产业的新草种 , 带动当地农户实现增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