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密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更好造福人类

当今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全球经济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 在此背景下 ,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主席白春礼13日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12月11日至13日在广州举行的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旨在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 中国科学家愿密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 更好造福人类 。
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白春礼介绍 , “十三五”期间 , 中国散裂中子源在粤港澳大湾区已投入运行 ,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领域国家创新平台相继建立;芯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初步成效 , 5G、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等产业项目陆续投产 。
白春礼说 , 科学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引擎和动力 , 在大湾区更需要发挥科学的作用 。 相比北京的中关村论坛、上海的浦江论坛和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呼吁需要有一个大湾区科学论坛 。 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发起 , 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 于12月11日到13日在广州举行 。
白春礼表示 ,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人类在探索未来的进程中 , 将面临诸多问题、挑战和机遇 , 迫切需要用科学来回答和解决 。 科学在推动国际社会建立新型合作体制和多边机制上 , 也必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各国科学家关于携手合作、共享成果的呼声更加强烈 。
“因此 , 我们一致讨论将论坛的主题定位在‘探索未来 , 共享科学’ , 希望进一步加强各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合作与交流;突出以合作链接科技共同体价值 , 协同促进民心相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突出以枢纽汇聚科技资源 , 合作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发展 , 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优势 。 ”白春礼说 。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聚焦生命科学、纳米、网络通信、可持续发展、海洋、工业技术软件等广东省有基础或优势的领域 。 对此 , 白春礼表示 ,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 在强调科学的同时 , 要更加注重创新和产业的融合发展 。
“结合大湾区特色 , 论坛聚焦世界科学前沿趋势、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关键性重大问题 , 通过举办年度会议、提出合作倡议、发布系列成果、提供咨询服务等形式实现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 ”白春礼说 。
论坛吸引了包括130位院士在内的世界各国科研、企业和产业界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 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科学家和行业专家作主旨报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