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我每年讲课讲到他们都会说他们早晚要得诺奖 。 ”一接通电话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杨茂君就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诺奖颁给他们实至名归 。
10月4日 ,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 , 以表彰他们在人类感知疼痛和温度机制方面的突出贡献 。
可能有人会在心里嘀咕:“这位教授等人家获奖了才说 , 是不是马后炮 。 ”
别急 , 先来看一篇学术论文 。 相关报道显示:清华大学杨茂君与合作者成功解析了机械力敏感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Piezo的三维结构 , 研究成果2015年发表于世界顶级期刊《自然》杂志 , 这是Piezo蛋白的结构首获解析 。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与Piezo蛋白相关 。 阿登·帕塔普蒂安在人类几百个细胞膜表面蛋白基因中找到了压力感应基因 , 并发现了它编码的离子通道蛋白Piezo 。 这一发现结束了人类对于“触觉究竟是怎么来的”的认知蒙昧状态 , 并引领了后续大量的相关研究 。 与阿登·帕塔普蒂安一样 , 戴维·朱利叶斯的研究回答了人体怎样感觉到热与冷 , 是什么信号传递给了神经系统 , 让大脑知道 。
探究人体之谜 , 是生命科学的使命 。 诺贝尔奖得主们作为开拓者 , 开拓出一片新知领地 , 孜孜求索的科学家们持续跟进、丰富研究 , 共同揭开人体的未解之谜 。
作为从事结构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 , 杨茂君团队持续跟踪生命体内的蛋白质 , 想尽办法获得蛋白 , 进行解析 。
人体内的蛋白有很多 , 哪些才是值得花大力气解析的呢?
或者 , 问得更直白一些:如何才能解析一种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蛋白的结构?
“诺贝尔奖一直是奔着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去的 。 ”杨茂君说 , 198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给了捕光复合物揭示视觉机制 , 而今年得奖的成果与味觉和触觉相关 , 未来听觉和人类意识产生的机制也应该会获奖 。
凭着对诺奖追踪生命本质的判断 , 很多团队开始针对这两种诺奖级别的新发现的机制(TRP、Piezo)发力 。
杨茂君回忆 , 他们团队最先做的是TRP离子通道 , 但后来被其他团队超越了 。
“2012年 , 我们实验室的盖景鹏同学(今年刚刚加入上海科技大学建立独立实验室)就克隆了20几种TRP离子通道 , 分别表达、纯化、长晶体(注:晶体衍射法解析蛋白结构需要先获得足够的蛋白质晶体) , 却没有一个长出晶体 。 ”杨茂君说 , 结果另一个研究团队用单颗粒冷冻电镜解析了出来 。
“在他们文章出来第二天我们就把这些课题全部停掉了 , 转头重点做Piezo 。 ”杨茂君说 , 做研究不能跟跑 , 而是要做别人做不了的 。
“Piezo很难做 , 因为能感受压力信号 , 所以摇瓶培养行不通 , 会让细胞一直感受到力 , 活不下来 。 ”杨茂君说 , 但盖景鹏肯吃苦 , 又肯想办法 , 愣是在平板上培养细胞 , 收获了足量的蛋白用于冷冻电镜解析 。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软件和应用|AcrylicMenus:让Windows 10右键菜单获得半透明效果
- Google|谷歌暂缓2021年12月更新推送 调查Pixel 6遇到的掉线断连问题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榜单|荣耀:Magic3至臻版获DxOMark音频总分第一名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殊荣|蝉联殊荣!数梦工场荣获DAMA2021数据治理三项大奖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the|美监督机构:从煤电厂捕获二氧化碳的计划浪费了联邦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