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 , 问题的关键是“始终获取定位信息”以及“iOS系统会基于App的实时定位模块不断反馈信息给App , 协助App不断获取定位” 。 这背后的逻辑是 , 苹果系统认定 , 用户既然选择了开启始终获取定位 , 并且没有完全退出 , 就可能存在实时定位的需求 , 因此 , 会不断地将信息反馈给App , 唤起这些App的定位功能 。
App们半夜看定位读取相册 , 有必要吗?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 , App其实并没有偷普通用户信息的动力 , 因为这种庞大的信息解析成本很高 , 且无法转化为商业价值 , 其间所谓的“bug”其实是外行对技术的认知bug 。
在苹果系统里 , App的权限处于严格管控且只有用户同意 , 软件相关服务正在运行的状态下 , App才能做一些系统权限允许的动作 。
而这些动作 , 或许和公众设想的“过度偷盗我的个人信息”不太一致 。 这些定位信息 , 除非App能够不惜成本提取用户的全部信息 , 做到跨应用、跨设备的用户跟踪 , 能产生商业价值 。
例如 , 一款App想要出卖用户 , 需要确认这款手机属于张三 , 张三还有其他设备 , 读取张三在其他App的购物记录 , 才能完成一个有商业价值的数据库 , 作用于广告投放和风控等 。
而在iOS系统下 , 苹果设计的沙盒机制并不允许不同App之间的随意访问 , 也不允许对设备信息进行跟踪 , 因此 , App能做的很有限 。
随着用户对于个人隐私越来越重视 , 近年来 , 关于用户隐私问题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 而在技术和公众认识中间 , 还缺乏理解和翻译的桥梁 。
腾讯、拼多多等在过往也曾多次对读取相册问题做出过回应 , 多指向操作系统以及技术逻辑在用户显示层面造成的误解 , 而这种“误解”解释起来又非常不好理解 。
从各大主流App的业务动力来看 , 其实本质上是基于用户授予的权限范围 , 尽量地实现让用户方便使用 。 比如 , 微信希望方便用户在拍摄新照片后能及时实现一键发送 , 美团希望能随时及时精准地给用户推送附近的外卖酒旅 。 用户可以关闭微信对相册的读取权限、或使用美团时让美团每次询问是否开启定位 。 但此时 , 或许使用不方便的“吐槽”又出现了 。
而不可否认的是 , 在用户对自我信息保护的恐惧心理下 , 任何一点陌生的概念 , 都会引发潮水般的质疑 , 这也是各大App需要反思的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bleu|字节跳动火山翻译上新 38 个稀有语种,翻译能力再升级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最新消息|IT系统出错 英国银行给7.5万人多发11亿工资
- IT|新航空图像拍摄系统Microballoon:可重复使用且成本更低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Intel|Intel 12代酷睿20款新品百分百实锤:赛扬升级、i5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