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瞭望 |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发展柔性电子技术有望开道超车( 四 )


加快发展柔性电子产业
《瞭望》:你对我国柔性电子产业未来的发展有何建议?
黄维:“十四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 , 柔性电子领域孕育着巨大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机遇 。 柔性电子领域需要国家重点布局 , 在碳基材料与光电过程结合的基础上 , 孕育以光电子产业为先导的柔性电子巨型产业 , 打造“中国碳谷”基础上的柔性电子强国 。 打破欧美长期把持的在硅基材料与电子过程结合基础上形成的微(纳)电子产业主导产业发展的格局 , 引领具有超高附加值特征的战略性、主导性和支柱性柔性电子产业发展 , 开创柔性电子定义的新时代 。 对此 , 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 加强柔性电子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顶层设计 。 推动形成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 , 集合科学家、创业家、企业家 , 瞄准原创成果、核心技术、颠覆性突破 , 抢占战略制高点 , 建立长效跟踪机制 , 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储备 。 完善组织管理 , 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 分梯次、分阶段有序推进 , 推动柔性电子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 依托战略智库 , 深入开展柔性电子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 为政府提供发展建议与决策咨询 。
第二 , 完善柔性电子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 。 出台支持柔性电子前沿探索、基础研究、应用攻关、产业转化全过程的相关政策 , 建立健全优先使用自主创新成果的激励机制和风险容错机制 , 通过设立柔性电子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计划 , 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设立协同创新平台 , 进而组建柔性电子领域的国家实验室 , 聚集全球顶尖专家 , 形成由战略科学家引领、两院院士牵头、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发展新格局 。
第三 , 加大原始创新研发资金投入力度 。 柔性电子颠覆性科技创新不同于传统科技创新 , 超高附加值、超高回报率是其显著特点 , 但也存在开发过程中不确定性、失败率较高的问题 , 短期内成效不算突出 。 有强大的基础研究支撑 , 加大原始创新经费投入 , 才更有可能孕育出超高附加值战略新兴产业 。 建议给予更多经费投入 ,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研人员聚焦柔性电子等重点前沿领域 , 释放原始创新活力 。
第四 , 降低柔性电子颠覆性技术产业布局的准入门槛 。 借鉴韩国柔性电子产业发展经验 , 引导更多企业参与颠覆性技术创新 , 给予企业研发资金配套、渠道拓展、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等支持 , 提供咨询规划和培训 。 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布局柔性电子技术的核心产业 , 突破并发掘产业战略支撑点 ,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通过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提前谋划产业布局等 , 推进产业市场有序运行 , 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