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重磅!广东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出炉,提出到2025年新增上市科技企业200家、培育20大产业群…六大要点看过来( 二 )


《规划》针对2025年和2035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 到 2025 年 , 广东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 , 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全国科技创新排头兵地位进一步稳固 , 建成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 , 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 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 。
展望 2035 年 , 广东科技创新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 形成高效成熟的国际化区域创新体系 , 主要创新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 广东成为引领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力量 。
以深圳为主阵地
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为实现上述目标 , 《规划》提出 , 围绕国家战略布局 , 进一步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 优化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格局 , 着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 优化提升实验室体系 , 建设一流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 ,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 , 构筑国家重大创新动力源 。
其中 , 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方面 , 《规划》提出要以深圳为主阵地 , 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为主要承载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起步成势 , 推进光明科学城围绕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三大领域 , 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推动松山湖科学城聚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建设世界一流生态科学城;支持广州南沙科学城聚焦信息、生命、海洋等重点前沿科学领域 ,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重要载体 。
聚焦世界科技前沿
《规划》提出 , 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 聚焦广东发展需求 , 强化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 。
具体包括哪些方向呢?
以量子科学为示范引领 , 带动实施基础研究“卓粤”行动计划 。 基础研究突出原创 , 持续大力支持量子科学、脑科学、纳米科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合成生物学、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点领域 。
其中 , 量子科学方面 , 要以抢占量子技术制高点为目标 , 聚焦国家“强基”工程重大需求 , 着力在量子领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 , 及时制定量子科技“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 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 , 大力布局量子物态与量子材料、关键核心设备、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科研方向 , 探索构建量子安全通信示范网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