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想毁容,打一针生长因子就够了( 二 )


注射后细胞或出现无序生长
“外用的生长因子是安全有效的 , 可作为治疗药物使用 , 但国家只批准了其作为外用药使用 , 如果注射或口服都是违法的 , 在正规医院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生长因子注射剂的 。 ”李钢表示 。
资料显示 , 很多因使用生长因子而导致毁容的患者 , 都是注射了生长因子或含生长因子的药物 。 一些人在注射生长因子后导致面部畸形生长 , 例如皮肤出现不规则的隆起等 。
“生长因子在被注射到人体后 , 其所发挥的促生长作用是不可控的 , 会导致一种无序、杂乱的生长 , 由此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 ”李钢表示 。
首先 , 生长因子被注射进人体后 , 会刺激注射部位周围皮肤细胞迅速繁殖增生 , 导致组织无限生长或异常生长 , 皮肤会出现发红、发硬等症状 , 新长出的组织往往超过预期的大小 , 最终甚至可能导致毁容 。
其次 , 一旦出现问题 , 要想把生长因子取出来是非常困难的 。 即便医生进行了取出操作 , 也难以保证绝对无残留 。 “生长因子在某个部位哪怕只留存了一点点 , 该部位就能疯狂生长 。 ”李钢说 。
此外 , 被注射者还可能因注射的人为因素造成毁容 。 比如 , 由于注射手法或者操作不当 , 导致生长因子被注入大血管引起血管栓塞;针孔感染引起皮肤化脓 , 形成疤痕甚至疤痕疙瘩 。
“总之 , 目前我国没有批准任何生长因子类填充药物 , 含生长因子的药物均禁止用于组织填充 。 ”李钢强调 。
生长因子常换“马甲”出现
尽管国家明令禁止 , 但因注射生长因子而导致毁容的事故 , 仍常出现在新闻中 。
“整形美容行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一种所谓‘高科技产品’ , 这些新产品很可能只是违禁注射填充物换个‘马甲’而已 。 ‘冻干粉’‘生长肽’‘干细胞’‘青春素’……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产品 , 其实就是生长因子 。 ”李钢提醒 , 很多求美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 被注射了这些披着“新衣”的生长因子 , 一旦发现注射区异常隆起 , 且持续增长 , 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
那么 , 如果有填充需求 , 广大爱美人士可以选择哪些产品呢?
“注射填充最为常用的是透明质酸(玻尿酸) , 人体皮肤本身就含有大量的透明质酸 , 它是皮肤的保湿因子 , 被注射进人体后 , 可以膨胀至原来的500至1000倍 。 除了保湿、体积膨胀的特性外 , 它还具有生物稳性、不易转移及不容水性 , 这也使得透明质酸的填充效率和安全性极高 , 是很好的组织填充物 。 ”李钢指出 , 像水光针中也含有透明质酸成分 。
由于注射美容属于微整形 , 很多爱美人士觉得它的副作用小、恢复快 , 因此这一类项目颇受追捧 。 对此 , 李钢提醒 , 即便是微整形 , 也不代表“没风险、微风险” 。 “微整形的‘微’的确有微小损伤的意思 , 但并不意味着简单易行 , 更多的是指技术的精微、微妙 。 进行这些医美项目的时候 , 爱美人士需要擦亮双眼 , 找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专业医生进行微整形 , 而不要把微整形弄成了‘危整形’ 。 ”他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