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明星机器人一个停产一个贱卖 孙正义机器人梦不死,狂投18家公司( 二 )


孙正义的目标是“给机器人一颗心”,希望Pepper能够成为家中的伴侣 。Pepper最大的亮点便是配备了一个“情感引擎”,能够让机器人识别人的情绪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
2015年,Pepper正式开始面向市场销售,商业化之路随之开启 。一经发布,Pepper很快受到热捧,第一批开售的1000台Pepper在一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

AI|明星机器人一个停产一个贱卖 孙正义机器人梦不死,狂投18家公司
文章图片

▲孙正义与Pepper
这时的孙正义可谓是意气风发,软银的机器人版图正在他的精心编排下逐渐展开,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或获软银投资,或被软银收购 。
2017年,软银向“网红”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抛去了橄榄枝,以9.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2亿元)的价格将其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手中纳入自己麾下 。
除了这两笔收购之外,软银的投资版图还包括一众机器人产品或技术公司,比如主攻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的Brain Corporation、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厂商Fetch Robotics、仓储机器人公司Berkshire Grey等 。
此外,孙正义的机器人帝国中还有一些“非主流”的机器人公司,比如用机器人做披萨的Zume 。
这时看似是一片欣欣向荣,可是谁也想不到一场危机正在酝酿,孙正义引以为傲的两大“网红”Pepper和波士顿动力竟成了其“机器人帝国”的滑铁卢,软银机器人版图的构筑之路也会随之发生转向 。
02.
逐梦机器人路坎坷,软银转变方向
Pepper的商业化之路并没有沿着孙正义设想的路线发展,一度因价格昂贵、功能简单、产品定位不明确等问题陷入困境,销售状况远达不到预期 。
购买过Pepper的用户发现,它不像宣传中的那么光鲜亮丽,很多任务只要稍微复杂一点它便无法完成,孙正义力捧的情感交互功能也不过是“鸡肋”,很多时候更像是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
Pepper刚开售时的盛况很快散去,人们对Pepper的好奇心逐渐消失后,便不再为它买单 。
今年6月份,路透社报道称Pepper已于去年停产,并且软银计划在今年裁掉其机器人公司在法国的半数员工 。此外,软银也对其在美国和英国从事销售业务的员工进行了裁员 。曾风光无限的Pepper自此基本谢幕 。
据报道,Pepper自2014年推出至停产仅售出了约2.7万台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仅在2015财年,软银机器人业务的亏损就高达10亿美元,到了2017年更是陷入资不抵债的地步 。
同时,风靡网络的波士顿动力也同样叫好不叫座,商业化之路一直不顺 。
波士顿动力以其四足机器人“Spot”和双足机器人“Atlas”为人们所熟知 。软银收购波士顿动力之后,一直想要推动其机器人产品商业化 。直到2020年6月份,已有近30年历史的波士顿动力终于推出了其首款商业化产品“Spot”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