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人工智能赋能助听器,准确识别声音环境】新京报讯(采访人员 王卡拉)我国听障人士约7200万 , 到2030年听力障碍人群预计将达到约1亿 。 调查显示 , 各种复杂环境下的聆听效果是听障人士应用助听器技术的首要需求 , 而人工智能技术为实现这一需求提供了基础 。
10月15日 , 瑞士索诺瓦集团旗下优利康的最新助听器技术“迷你星·蔚蓝”亮相2021年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 , 该技术加入人工智能 , 可依据听障人士具体需求 , 适应每个助听器佩戴者个性化的体验和生活方式 , 并拥有即时调整和无线直连功能 。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 , 它包括创建可以学习的算法 , 通过机器学习 , 听力设备可以模拟人类对周围的听力环境进行分类 。 近几年 , 优利康依托智能芯片 , 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直连技术应用到助听器的设计和开发中 。
索诺瓦中国区培训总监杨欣怡博士介绍 , “迷你星·蔚蓝”助听器技术应用IOS智能声景融合系统 , 具有3712种环境组合分类 , 根据周围环境将聆听优化至最佳表现 。 该技术通过生活环境评估工具 , 采集用户生活聆听数据 , 洞察用户真实需求 , 为专业验配师提供循证医学大数据 , 从而定制个性化听力解决方案 。
校对 柳宝庆
推荐阅读
- 识别|沈阳地铁重大变化!能摘口罩吗?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技术|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建设|数据赋能业务,数梦工场助力湖北省智慧应急“十四五”开局
- 市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城市新变化 科技赋能深化文明成效
- 梦芯|梦芯科技:精准时空信息赋能汽车技术创新发展
- 科研机构|人工智能点燃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将重塑健康管理,业内专家认为可持续性是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