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命共同的家园 , 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 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 ,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未来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各种生物之间的变异性和多样性 , 包括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 涉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 “生物多样性”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它有是否丰富及数量多少的问题 , 也与自然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 。 像云南这样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 , 生物多样性就非常丰富 , 而西北沙漠地区干旱、少雨 , 生物种类就相对偏少 。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 首先 , 从自然环境条件来看 , 有的物种对周边环境特别敏感 , 水、大气、土壤等因素的轻微变化 , 都会导致特殊生物种群的灭亡 。 地质及考古学的研究表明 , 地球生物史上经历过六次大灭绝 , 都与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改变有紧密联系 。 比如 , 很多人所知的白垩纪大灭绝 , 很大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引发的气候巨变导致的 。 当下 , 若自然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 不仅很多动植物的生存会被影响 , 人类生存也将遭受威胁 。
其次 , 从人类活动的角度看 , 人类不适当的行为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 , 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严重损失 。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与工业文明的出现不无关系 , 即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结果 。 特别是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 , 野生物种栖息地逐渐丧失 , 出现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 。 有科学家预测 , 在未来几十年里 , 地球上大约有100万个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 , 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任务变得更加迫切 。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 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 。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 要注重生态系统载体的巩固与完善 , 如江河、湖海、高原、草原、森林、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还要注意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动物栖息地的建设 , 为多种生物的生存活动提供场所和空间 。 更深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 还涉及国家基因库、种质资源库、人工繁育基地的建设 , 以及环保志愿组织与动物救助站的设立等 。
人类与自然共同组成生命共同体 。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 , 每个物种的生存往往是以其他物种的存在为前提 , 它们相互制约形成生态平衡 。 每个物种都有非凡独特的魅力 , 每种生物都有生存繁衍的权利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人类认识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 各种生物的价值会越来越明显 。 有的生物虽然不能用于生产生活 , 但作为人类的生物伙伴为世界添彩 , 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食物及环境条件 。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建设|5G信号全覆盖,冬奥会各赛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
- 景区|票付通旅游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加快智慧建设迎接新征程
- 建设|数据赋能业务,数梦工场助力湖北省智慧应急“十四五”开局
- 生物化学|我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
- Samsung|三星生物技术:收购美生物技术公司渤健的消息不实
- 植物|开放生物资源,保护多样性:我们为了生物安全的那些努力。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