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 疫情发生以来 , 快递“最后100米”的问题也集中凸显 , 在小区封闭管理期间 , 小区内的快递柜只能闲置 。 随着小区对快递员“解禁” , 无接触式配送依旧成为人们的习惯 , 快递柜的使用频率也进一步增加 。 但快递柜启动超时收费后 ,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价格敏感型居民的使用意愿 。
或成资本进军的风口
2021年1月7日 , 河南易达货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近3500万元战略投资 , 投资方为京东集团、苏宁集团、拼多多 。 易达货栈公司于2020年12月16日才成立 , 成立还不到一个月 , 便获得了三家电商巨头公司的共同投资 。
三大电商巨头、三个在行业内激烈竞争的对手 , 将目标同时瞄准了智能快递柜 , 在行业内掀起巨浪 。 快递柜生产企业 , 迎来了2021年的“开门红” 。
事实上 , 快递柜收益盈利点多 , 可操作性强 。 业内专家称 , 全国快递柜数量还有很大的缺口 , 加上国际市场的开拓 , 快递柜行业这一片千亿元蓝海 , 是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一个新风口 , 智能快递柜发展潜力巨大 。
菜鸟欧洲区域负责人卜华告诉采访人员 , 受新冠疫情影响 , 海外消费更多地转到线上 , 自提柜提供的无接触取件模式 , 在海外市场受到极大欢迎 。 预计到年底 , 菜鸟将在法国全境设置650组自提柜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10月17日 , 我国共有超过800家快递柜相关企业 。 其中 , 2020年新增超过280家企业 , 同比增长54% 。
据国家邮政局此前发布的报告 , 2020年 , 全国智能快递柜组数达75万组 , 市场规模将近300亿元 。
短短几年间 , 智能快递柜行业群雄逐鹿、资本蜂拥 , 形成快递系、电商系、第三方等三大体系同台竞争的格局 。 在此期间 , 丰巢也在加速对外融资和扩张 , 继2016年6月股东增资5亿元之后 , 公司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 , 完成两轮合计50亿元融资 , 并在2017年9月 , 以8.1亿元并购中集e栈 , 成为行业终端布局第一 。
目前 , 国外多家企业正在研究如何将车变成移动快递柜 。 就在上周 , 大众集团子品牌斯柯达宣布 , 其Skoda Digilab移动合资公司已经和捷克的两家在线零售商开始测试车载包裹交付系统 。
而京东早前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 , 取名“快递到车” 。 原理类似 , 在车主网购订单之后将所购商品直接送至车辆后备箱 , 快递员通过GPS信号来接收车辆的定位 。 被授权的快递员 , 经过申请后 , 可无须车主到场打开汽车后备箱 , 实现货物妥投 。
解决商业模式不清晰
“快递箱作为末端投递设施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属性 , 其准公共化具有可行性 。 ”重庆京渝省情和发展规划研究院莫远明研究员说 , 应加快顶层设计、制定具体指引 , 同时需要算好“精细账” , 既能实现普及性的低价 , 又要保证市场主体发展的积极性 。
推荐阅读
- 矩阵|聚焦快递末端痛点 国内首款无人驾驶快递物流车在中通启动应用场景内测
- 电子商务|国际品牌崛起 亚马逊在全球购物应用安装量中下滑至第四位
- IT|首款无人驾驶物流车“开拓者号”发布 中通快递尝鲜应用场景测试
- 电子商务|国内首款车规级快递无人车内测 中通计划一两年内覆盖至社区
- 开拓者|国内首款车规级快递无人车内测,中通计划一两年内覆盖至社区
- 最新消息|中通、韵达、德邦三家快递公司宣布“春节不打烊”
- 产品|一个轴承品牌的崛起
- 视点·观察|印度猴子为报仇摔死全村小狗?《猩球崛起》快成纪录片了
- 警告!|物流货运司机卸货时车身惊现活猫 发视频呼吁动物不要发快递
- 灵活就业人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如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