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快递柜悄然崛起但商业模式还不清晰 或成资本进军风口( 三 )


快递柜的成本主要涉及硬件、维护人员以及场地费用三大块 。 一组柜体(硬件)成本在1.8万元到6万元之间不等 。 而运维人员的增减也是与快递柜的数量和覆盖面正相关 , 也就是快递柜越多 , 需要人越多 , 因此成本也相对稳定 。 而场地费用的多少 , 一般跟该地快递量、所处地段、需求多寡以及是否排它直接相关 。
“快递服务末端必须进行变革 。 ”圆通公司战略规划部高级总监周杨对采访人员表示 , 如果全部到门派送 , 每个快递员每天150个快递件已经是“天花板” , 但是圆通快递件数量去年增长40%以上 。 “十四五”期间 , 整个快递行业绝对体量将更加庞大 , 人员受限导致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
中通快递兔喜总裁陈顺峰表示 , 未来会将兔喜打造成满足用户快递、商业、综合服务等多元化需求的末端网络品牌 。 以物流为切入 , 商流为收益 , 全社区场景多元化的综合服务为黏性 , 让兔喜成为派送链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快递柜目前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 。 ”物流专家、瑞典皇家理工客座教授王勇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 , 快递柜主要收入依赖向快递员收取少则3角 , 多则1元的存放费用 , 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 尽管丰巢、菜鸟驿站等开拓过广告、零售等其他业务 , 收效甚微 。
丰巢CEO徐育斌曾解释丰巢建设快递柜的商业逻辑:一方面是从快递公司赚钱 , “以统一的服务标准降低对劳动技能的要求 , 让快递公司、用户能感受到稳定的末端快递服务 。 ”另一方面则是从用户端赚钱 , “丰巢在用户行为数据上深度挖掘 , 未来我们要通过技术来驱动这个链条 。 ”
本报采访人员 李国 实习生 李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