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歆|王者荣耀与敦煌的第三次合作:“科技+文化”下的长期策略( 四 )


03|“双向奔赴” 在这个意义上 , 王者荣耀与艺术家合作的过程 , 与同敦煌研究院的合作一样 , 都完成了一种“双向奔赴” , 其具体执行上也并不是简单的“从需求到实现的过程” 。
作为数字雕刻艺术家 , 罗其胜将在本次合作中 , 参与到”王者好物艺术家联名系列——遇见胡旋艺术雕塑”的创作当中 。 在合作的最早期阶段 , 罗其胜就抛出了“时光与人”的主题 。 双方由此入手 , 进行了具体的策划、设计、形态打样、3D草稿制作 。
数字雕塑艺术不同于数字建模工作的“制作” , 而是更偏向于创作 。 相当高的自由度也让合作不太像是甲乙方的“需求-实现”关系 , 而是一种“共创” 。
在与腾讯团队共同考察敦煌的过程当中 , 罗其胜仔细研究了敦煌壁画、泥塑的生产过程 , 并决定摒弃掉之前尝试让最终作品呈现出的“工业”、“标准” , 决定保留作品当中的粗粝感 , 也向原始的创作过程致敬 。
“他们是先用一些比较粗的石块、草料板起来 , 再用相对比较细的泥沙材料涂一遍 , 最后再用非常细的粉末状的材料粉刷一遍 。 在这个基础上 , 再去绘制壁画 。 ”罗其胜表示 , “我们希望也能够把这种层次给表现出来 。 ”

李歆|王者荣耀与敦煌的第三次合作:“科技+文化”下的长期策略
文章图片

一些细节的定夺也处在非常良性的沟通当中 。 例如 , 罗其胜的最初的想法是想把浮雕背景中的各类元素做得更加复杂 , 但在讨论中发现 , 一是实现上有难度 , 二是王者荣耀方面有突出“游戏人物”的需求 。 因此 , 他对背景的复杂程度进行了调整 。
“一个真正好的艺术 , 一定是一个共创的过程 。 ”罗其胜告诉《三声》 , “而且经典一定是需要创作者和受众共同完成 。 ”出于传播敦煌文化和其精神内核的考虑 , 艺术家们需要在还原各类细节的同时尽可能做到让玩家们去沉浸式的理解作品 , 这种对于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的尝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
这种平衡性的尝试 , 实际上是将 “王者荣耀玩家与敦煌沟通”的过程 , 具象到了艺术创作当中 。 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将在本次与王者荣耀一起 , 进行数字艺术的创作 , 尝试“找到一种打破时间的方式触摸历史” 。
而作为新媒体艺术家的林俊廷将会创作一个有关胡旋乐舞的新媒体艺术作品 , 他表示:“我不是很喜欢说教 , 不会把作品讲得多么高深 , 反而会用比较轻松的方式(去呈现) , 你知道怎么互动 , 不知道怎么互动都可以(理解) 。 ”
在这个过程当中 , 玩家玩游戏、体验艺术作品、体验敦煌文化精神 , 成为了有机结合的一种方式 , “艺术理解”被尽可能地溶解在“艺术体验”当中 。 “当他在敦煌直接感受这个作品 , 当他回来感受(我)的作品 , 当他再回来玩王者荣耀 , 可能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 这可能是我合作的初衷 。 ”林俊廷告诉《三声》 , “这样的开始是好的 , 我期待它是雅俗共赏的 , 而不是哗众取宠的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