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八号|忆往昔,“神五”首航十八年;今出征,“神十三”续新篇( 三 )


男/女航天员生理差异在长期的太空飞行过程中是否会放大?
“天和”核心舱内的环控生保系统在这半年的工作是否仍然稳定?
在密闭的航天器内生存半年 , 乘组的心理将会产生何种变化 , 如何进行心理调控?
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材料又将会产生什么新的现象?
……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面向未来的载人飞行任务中 , 避无可避 , 需要正面回答的 。
除了科学领域面向未知的探索之外 , 作为普通群众的我们 , 也将见证一系列历史瞬间 。
“天舟三号”携带了一件全新的舱外航天服 , 这件航天服显然是为女性航天员设计的 。 这就意味着 , 王亚平将代表我国的女性航天员 , 首次开展出舱活动 。

神舟八号|忆往昔,“神五”首航十八年;今出征,“神十三”续新篇
“神舟十三号”乘员王亚平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随着未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 女性航天员们也将继续与男性同行们精诚合作 , 共同建设这代表中国的“天宫” 。
同时 , 六个月的太空生涯 , 也将令参与了“神舟十号”和“神舟十三号”任务的王亚平 , 以195天的时长成为我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 而这个记录将保持至少半年的时间 , 留待“神舟十四号”或之后任务的乘组打破 。
更重要的是 , “神舟十三号”乘组将完成我国空间站的关键技术验证任务 , 他们将在太空中 , 利用遥操作技术 , 开展舱转位的辅助工作 。
而他们需要操作的对象 , 就是仍然与“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口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 。 航天员们将在太空中操作小机械臂 , 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从前向对接口卸下 , 转移至横向停泊口对接 。
而这样的遥操作实验 , 正是为了明年的“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的对接打下技术和实践基础——届时 , “神舟十四号”乘组将开展同样的操作 , 将两个实验舱对接到“天和”核心舱的停泊口 , 最终完成空间站的建造工作 。
位于“天和”核心舱的机械臂让人印象深刻 , 两次出舱行走中 , 航天员刘伯明、聂海胜分别利用机械臂抵达了出舱操作位点 。 灵活的机械臂为航天员抵达空间站的任何一处提供了可能 , 而实验舱也带有机械臂 , 如果将这几条机械臂组合起来 , 那么航天员的活动范围将在十几米长机械臂的帮助下进一步扩大 , 空间站的每一寸都将尽收眼底 。

神舟八号|忆往昔,“神五”首航十八年;今出征,“神十三”续新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