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幻如何更好地结合这一话题 , 白贲表示:“我们的科技不但被用来展望未来 , 更被用来保护我们的历史 。 科技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既在探望未来 , 往地球外面看 , 更在向后保护被埋在地下的历史 。 从这个角度切入的话 , 古代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或许能够非常好地结合起来 , 因为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好更安全的回顾历史、回顾过去的方式、窗口 。 新的科技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全新历史视角 , 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作切口 。 科幻小说的视角主体一直是人类 , 人在文艺方面审美的视角很难完全颠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的文化 , 所以在很多的时候 , 我们可以从古代的志怪或者历史小说中汲取养分 , 反哺科幻向前的视野 。 ”
知名阅读推广人谢晨认为 , 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应当具备“科学之核、人文之核、想象之核、逻辑自洽、鲜明的人设识别度、电影大片一样烧脑的科幻故事”六大要素 。 面对读者提出中小学生如何读《三体》的问题 , 他回答:“《三体》确实太宏大 , 中小学生把《三体》完全弄懂难度很大 , 但是弄懂一部分也是可以的 。 有一点难度系数的阅读比注水式的简单阅读让你成长更快一些 , 这是有效阅读的方式方法 , 一定要尝试去读 , 有爱好的学生一定要尝试去写 。 ”
活动尾声 , 科幻作家们纷纷对青少年寄语:“我们应该要学习一切我们能够学到的东西 , 因为最终在科幻创作当中所有的知识都用得上 。 坚持科幻创作会改变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 会认识到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陈谋
编辑 李洁
推荐阅读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