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备战23年至今无缘“飞天”,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二 )


邓清明说 , 这辈子 , 他都忘不了这句话 。 不管飞天之路多么艰难 , 他从未想过放弃 。 每一次任务过后 , 他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归零” , 抛开过去 , 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
宁可备而无用
决不用而无备
2016年神舟十一号 任务 , 邓清明再次作为备份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这次 , 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 。
从受领任务开始 , 在备战的三年里 , 邓清明完成了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 。 在“神十一”最具挑战的33天模拟验证试验中 , 他和另一名航天员陈冬住进了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 , 与外界完全隔绝 。 灯一直开着 , 机器的震动与噪声环绕不歇 。 不能出去 , 不能洗澡 , 无聊时只他能与陈冬两两相对 。
发射前一天 , 总指挥部召开会议 , 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 。 邓清明说当时听到结果的时候 , 的确懵了一下 , 他感受到整个大厅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 “当时什么都说不出来 , 停了一会儿 , 我转过身面对海鹏 , 紧紧地抱住了他 , 说了一句:海鹏 , 祝贺你! 海鹏也深情地回了一句 , 谢谢你 , 兄弟! ”
接近两分钟的时间里 , 整个问天阁大厅非常安静 。 这一幕 , 令在场的许多人流下了泪水 。
如今 , 55岁的邓清明依旧坚持训练 , 时刻准备着 。 “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 , 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 , 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 , 还没有准备好 。 ”
值得一提的是 , 受父亲的影响 , 邓清明的女儿邓满琪也成为了一名航天人 。 他们父女正在一起努力 , 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着 。 邓满琪曾给邓清明写过一封信 , 在信中她说:“爸爸是我见过最敬业的人、最无私的人 。 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 邓满琪与父亲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合影 。 /资料图
在叩问苍穹的飞天梦里
有无数个“邓清明”
虽未披甲征战 , 已是鞠躬尽瘁
他们从韶光年华到鬓发染霜
数十年始终默默坚守和拼搏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
中国离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越来越近
向中国航天致敬!
向中国航天人致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