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不同种类板足鲎的大小对比(来源:prehistoric-wildlife)
本文图片
板足鲎在岸上捕食胴甲鱼(来源见水印)
本文图片
翼肢鲎身体结构图(来源:Wikipedia)
其实 , 大部分板足鲎的体积并不算大 , 都在1米左右 , 战胜他们的方法和奇虾较为类似 。 但既然我们要打败霸主 , 就得从最强的下手 。 不同的板足鲎的武器略有差异 , 有些是捕食的尖刺 , 有些则是螯肢 , 还有些具有尾刺 , 而且复眼的观察能力很强 ,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避开的强项 。 纵观这些特征 , 总结出板足鲎的腹部是其弱点 , 由于复眼位于上部 , 并无法观察下方情况 , 而且其他攻击器官似乎都无法防范下方的攻击 。 所以很多研究学者认为板足鲎是营伏击或者在海底食腐的生活方式 , 但还没足够的理论支撑 。
所以想要战胜板足鲎并不难 , 等它们开始游泳时 , 我们就可以从下方发动攻击 , 首先攻击其用于快速转移的第5对附肢 , 再破坏用于呼吸的器官 , 缺乏运动和呼吸的板足鲎就只能变成待宰羔羊了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纪录片中人类捕捉到板足鲎(来源:BBC纪录片)
本文图片
板足鲎的游泳模式图(来源:Wikipedia)
04
ROUND 4 邓氏鱼
鱼类在承受了上亿年的压迫之后 , 终于在泥盆纪崛起了 。 而我们在接下来面对的对手就是泥盆纪的头号杀手——邓氏鱼 。
本文图片
第一代咬合力之王邓氏鱼(来源:DeviantArt)
邓氏鱼 , 被誉为地球史上最恐怖的海洋杀手之一 。 自从进化出颌之后 , 是初代靠咬合力称霸海洋的生物 。 邓氏鱼的颚部透过平面四杆机构连结 , 咬合力最大在尖端可达612 kg , 后排可达755kg , 可以击碎当时所有的硬壳 。 体长9米 , 身覆硬甲 , 是目前最大的盾皮鱼 。 而唯一能使邓氏鱼走上灭亡的也只能是泥盆纪末期海水酸化缺氧引起的大灭绝 。 邓氏鱼似乎在攻击和防御能力上都达到最强 , 面对如此海洋杀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模拟|(图文+视频)C4D野教程:Windows11的壁纸动效是如何制作的?
- 机子|小米12要对标苹果,三款机子谁最值得购买?本文教你读懂 不选错
- 帮信罪|带你了解什么是“帮信罪”如何避免落入陷阱
- 孩子|“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 在线|企业配电房如何实现无线测温?安科瑞
- 尺寸|小米 12 / Pro 手机 3699 元起,雷军谈“双尺寸双旗舰”如何选择
- 视点·观察|拍照搜题等同作弊 App叫停后如何整改
- 沈余银|视频化趋势下,云技术如何让视频表达更高效?
- 容器|技术向:如何通过阿里云盘备份群晖 NAS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