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湖北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增长

湖北日报全媒采访人员 方琳 文俊 通讯员 丘剑山
10月9日 , 从华工科技下线的400G光模块产品 , 装车发往北京 。 400G硅光芯片的研发成功让华工科技信心满满:未来装上自研芯片的产品不仅能节约15%的成本 , 还将彻底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尴尬 , 从而在供给数据中心的高端光模块领域站稳脚跟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今年以来 , 湖北通过建设七大实验室、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和“联百校转千果”高校科技成果云推介活动等 , 充分发挥科教优势的引领、聚拢作用 , 为企业创新主体加装发动力 。 湖北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 , 正加快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
据统计 , 今年前三季度 , 全省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9%;技术合同成交额1552.59亿元 , 同比增长33.78%;12327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 , 较2020年全年增长65.71% ,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606家 , 是2020年全年申报总量的1.36倍 。 湖北经济的韧性和创新活力日益凸显 。
高校院所发力科技攻关见成效
10月16日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 远在襄阳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42所的相关研发人员开心地笑了 。 从“神一”到“神十三” , 由他们提供的火箭逃逸系统发动机动力源均圆满完成任务 。
作为创新的基础力量 , 高校和科研院所担负着源头供给和人才供给的重要作用 。 湖北积极支持在鄂高校院所参与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 , 提升创新能力 , 点燃经济引擎 。
在7大湖北实验室、2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000多家科研机构 , 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洪山实验室 , 陈焕春院士领衔的“猪伪狂犬病疫苗、猪流行性腹泻变异毒株疫苗”已在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转化 , 项目投资额2.1亿元 。
光谷实验室 , 叶朝辉院士领衔的“超高场(9.4T)动物磁共振成像仪”在武汉联影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落地转化 , 目前正在进行产品迭代优化 。 “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在武汉中科牛津波谱技术有限公司转化 , 产品已交付近百台套 , 打破国外垄断 , 成为我国高端科学仪器行业的标杆 。
珞珈实验室 , 龚健雅院士的“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光学遥感影像智能化处理方法” , 成功在武汉云成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转化 , 可用于我国40余颗卫星的地面数据处理 。
……
筑好凤凰台 , 引得凤凰来 。 今年9月 ,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院士团队在汉签下“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 , 打造国内领先的食用菌数字化育种实验室 , 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食药用菌资源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