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学术不端又来:国内期刊论文曝抄袭国外旧论文,这次是「英译汉」】值得注意的是 , 涉嫌抄袭的论文是 2017 年发表的 , 被抄袭的论文是 2008 年发表的 。 这意味着 2017 年这篇论文已几乎没有学术价值 , 只是给论文量加了一笔 。
此次疑似抄袭事件被曝出之后 , 在知乎引起热议 , 有网友随即质疑复旦大学重点实验室的学术严谨水平 。
网友调查发现两位作者是复旦大学已毕业的硕士生 , 论文作者中没有学校导师 。 并且论文发表时间是在 2017 年 , 当时作者已经毕业 。
但也有网友提到:疑似抄袭的论文提交时间是 2016 年 1 月 , 当时一作尚未毕业 。
一时之间 , 大家的关注点转移到了实验室的科研水平上 。 有网友为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正名:实验室的好成果很多 , 并称这篇论文已被学院严肃处理 。
因此 , 即使有漏网之鱼 , 也不应以偏概全 。
这篇论文再次给学术圈敲响了警钟 。 对于研究者来说 , 实事求是基本的要求;对于读者而言 , 保有质疑精神也是推动学术研究良好发展的重要力量 。
参考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360649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R4y1J7iR?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plat=android&share_session_id=e3161655-39b9-4856-8f32-21b002db95cb&share_source=COPY&share_tag=s_i×tamp=1634754137&unique_k=6xCoig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R4y1J7iR?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plat=android&share_session_id=e3161655-39b9-4856-8f32-21b002db95cb&share_source=COPY&share_tag=s_i×tamp=1634754137&unique_k=6xCoig)
推荐阅读
- 防范|申报阶段就造假,如何防范学术不端前移?
- 冷板凳|他用“手”,斩获交大学术之星!
- 学术|知网事件的本质问题与根本出路
- 定义|【智库声音】美国《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概念先导!重新定义AI风险,指出管理框架的灵活可选性
- www|【直播预告】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
- 国际|2021年风电装备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技术发展高层论坛在长沙举行
- 大众|看待“90后博导”,还是多从学术角度
- 广州|第三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广州开幕
- 河南|一场小麦育种学术活动,为什么会这么“热”
- 方面|2021《家电科技》学术年会暨首届高端智能家电安全峰会召开